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续雄汉 > 第52章 得窦氏宝藏,论文治武功

第52章 得窦氏宝藏,论文治武功(2 / 2)

如今蔡琰已经有3个多月身孕,所以蔡邕不让她到府门等候王嵩。

有蔡邕在府门口迎接,甄姜也只好陪蔡琰在后院门口等待。

后院门口,蔡琰甄姜和丫头小桃小杏站成一排儿,王嵩急步走来,一个公主抱将蔡琰抱起,又回头招呼甄姜和俩小丫头,一起走进房中。

“什么时侯怀上的?怎么不让为夫知道?”

“你出征前一个月,哼,自己下的种,都不知道吗?”琰儿取笑道。

“少爷,不公平哦,姜儿也想要下种“

甄姜看到王嵩这么宠着蔡琰,有些吃醋地撒娇道。

“好好,为夫今晚就给你下种。哈哈”王嵩开心地笑道。

“少爷,少爷,我们也想要下种……”两个通房俏丫头也撒娇道。

“好,那本公子就辛苦点,今晚一起下种。”

王嵩坏坏地笑道。通房丫头,本来就是当小妾的。

“公子你真是坏死了,不过我们喜欢!”

这俩臭丫头,真是越来越跳皮了……

……

次日,王嵩来到府衙中开始正式上班,坐在太守府衙中,看着报告上一大串数字,王嵩沾沾自喜地故意问道

“又是大丰收啊,哇噻,怎么样?我们的粮食足够用多久?”

田丰刚烈,见不得王嵩沾沾自喜的样子,主即严肃地说道

“不知主公所说的足够是什么意思?是够雁门郡呢?还是够并州?还是够大汉十三州百姓食用?

雁门治理,确实小有成效,但主公之志,然道只在雁门一郡之地?

年轻人,志当存高远,当初在洛阳……(此处省略1500字),所以,我认为主公应当……(此处再省略3000字)。”

就这刚烈性格,难怪原本历史上最后为袁绍所厌恶。不过王嵩不是袁绍,王嵩待田丰如师长。

王嵩擦了擦溅到脸上的口水,乖乖地认错道

“先生教训得是,是小子轻狂了。”

荀彧也给王嵩施了一礼,劝谏道

“天下将乱,主公若想平乱于天下,则钱粮物资的储备,再多也都是不够,还请主公戒戒躁。”

王嵩只好夹起尾巴,态度谦恭地说道

“文若言之有理。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两位先生,就是我的两面镜子,一面是青铜镜,一面是黄铜镜……”

蔡邕刚好走进来,听到王嵩这句话,立即大感兴趣,拍案惊呼道

“好,说得好,臭小子啊,这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哪个古人说的?”

“是唐……呃,忘了,忘了。”王嵩不想纠缠下去,立即转移话题道“岳父大人,最近北方书院情况如何?”

蔡邕指着身后两个50岁左右的小老头开口道

“贤婿啊,有大贤来访,你当降阶相迎啊。”

都已经进来了,还怎么降阶?不过有外人在场,王嵩可不能这么随意,立即深施一礼道“失礼,失礼,小子不及远迎,请两位海涵。不知两位是?”

蔡邕介绍道“这位是管宁管幼安,这位是陃原陃根矩。”

“原来这两位当代大儒啊!”王嵩大喜,连忙再次行了一个“弟子礼”以示尊敬。

管宁和邴原各还了一礼后,管宁说道

“我与根矩,本在辽东避难,闻冠军候仁义之名,故来查看。

没想到边塞之地短短几年竟有如此变化。地方安定,百姓乐业,老病有所依,幼孤有所养,吏治清明,轻徭薄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间乐土,不过如此。”

陃原也接着道“冠军侯外拒胡人,内平黄巾,文治武功,让人敬佩。”

王嵩接着道“小子年少轻狂,不敢当两位先生赞誉。

然小子认为,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皆非民族强盛的根本。

今有能吏,得以吏治清明,但谁能保证以后的官吏不会是庸吏或恶吏?

今有勇将,得以外拒胡人,保境安民,但谁能保证勇将常有常在?

所以,文治武功并非民族强盛的根本。民族强盛的根本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教育才能兴国,唯有教育才能定邦!

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实因为孔子乃教育之鼻祖也。”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