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史战之园 > 第四百四十四章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

第四百四十四章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1 / 2)

“公元1840年,曾国藩参加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公元1843年,钦命曾国藩为川地乡试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曾国藩充文渊阁校理。公元1844年,转侍读。公元1845年)月,任会试同考官。5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9月,转左庶子,不久升侍讲学士。12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公元1846年,充文渊阁直阁事。公元1847年,大考二等。6月,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公元1848年,稽察中书科事务。公元1849年正月,授礼部右侍郎。8月,署兵部左侍郎。公元1850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苏林最后还是选择了和杜玲非常相似的回答问题方式。

“还以为你是那种能够坚持己见的人,结果最后也不过如此而已。”

杜玲果然开始吐槽苏林。

不过这个时候的苏林除了满脸堆笑其他什么都不做。

让杜玲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致继续说下去。

只等着苏林继续提问题。

“请问,在公元1853年,曾国藩组织了一支称作什么的团练?”

“由于太平天国席卷大半个华夏,清廷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提供了一个机会。公元1853年,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并向清廷上书征用了还只是都司的塔齐布。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并派人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杜玲仍然用废话一堆的形势回答着苏林的问题。

但是这次苏林没有敢再予以评论。

要是陷入互相伤害的恶性循环当中就没法好好比赛了。

他仍然是满脸堆笑的样子。

“笑得好虚伪。”

对此杜玲做出这等评价。

但是苏林明显是并不在乎的。

他仍然非常安静的等着杜玲的问题。

“请问,公元1854年,曾国藩发飙了什么文章。”

“当时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打下了基础。命褚汝航为水军统领,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率大小船舰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3月,岳州战事不利。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因战事不利,曾国藩一度得旨革职。”

果然,苏林这一次的答案也是这样的废话很多。

不过杜玲这次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毕竟刚才她的答案就是已经很奇怪了。

而苏林都没有说什么。

“请问,曾国藩在公元1861年定下哪三路进军之策?”

于是苏林非常施施然的说出来问题。

“这一年的曾国藩加太子太保衔,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同月,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曾国荃围攻金陵,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形成东南肃清之局。”

杜玲这次的答案废话少了许多。

让苏林一直在点头。

“乱点什么头,姑奶奶的实力还用得着你来肯定么?”

杜玲毫不客气的说道。

“当然是需要的,谁都需要别人的认可。”

苏林一本真经的这样回答。

最新小说: 科技:大学四年交白卷,毕设你造顶级战机?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肥警神医 要命!疯批弟弟是我的私生饭 叶秋白冰张莉莉 来年有回信 海洋:赶海是要运气的,刚好我有 奇异植物馆 赫舍里贵妃传 一梦百年,我成为了道家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