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宫匠 > 第十二章 悯苍生披衣觉露滋03

第十二章 悯苍生披衣觉露滋03(2 / 2)

陈定远远地看着蒯祥,这不是修皇宫的巧鲁班么?他想起那回与枚青一起去信仁堂买药,枚青对他说过的话。

“来人了。老朽就此告辞。”他匆匆转身离去。

燕燕回到观音像前,又拜了几拜,然后带着使女走出观音殿。

妙锦和王瑜相随来至后院时,秋红早已沏好了茶水。

二人在树下的一个小桌边坐下。

王瑜敬问:“敢问公子贵庚?”

妙锦道:“不才三十有七。”

王瑜拱手道:“公子年长王瑜三岁,真真正正该叫公子一声兄台了。”

“惭愧,不才只是多吃了几年干饭罢了。”妙锦谦虚地说。

王瑜吐露心扉:“实不相瞒,愚弟方才听闻兄台所吟,悲情顿起,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哦?愿闻其详。”

“愚弟老家在山东乐安,上有父母高堂。近日舍弟王彤捎来家书,言及家父患病,我一个不孝长子,无法在近前侍奉汤药,心中万分不安。”

乐安!妙锦心中一动,真是无巧不成书!

她对王瑜道:“那就赶紧回去看看呀!”

王瑜无奈地叹了口气:“身在公门,由不得自己啊!”

“高堂患病都告不下假吗?你们王府护卫的管束也太过苛严了。”

“平时倒不如此。近些日子我们的孟大人跟疯了似的,天天练兵,说是要有事了,谁都不准请假。”

“有事?有什么事?”妙锦刨根问底。

“愚弟不过一总旗耳,哪里会知晓。”

“对了,过两日我们恰好要去临清和乐安两地办事。倘若信得过,待我们到了乐安,愿代你前往家中探视慰问。”

王瑜双目垂泪。“王某不孝,老不能养。徐兄若能代我回家看看,不啻再造之恩!”言罢起身,撩起衣裾,纳头便拜。

妙锦赶紧将他扶起。“言重了。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能为王总旗的孝心尽一点绵薄之力,也是你我今日之缘分。感到幸甚的该是不才!”她抬头望望日头。“已到正午,可愿意留下来一起用些斋饭?”

“愚弟巴不得与兄台多坐会儿呢。”

妙锦吩咐秋红:“秋儿,你去前边,请智空长老着人把斋饭送至后院来。”

燕燕和使女走出长春观的观音殿。

刚刚迈步跨过观音殿门槛的田铎望着燕燕渐行渐远的背影。

小芹捅了他一下。“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呀?”

“不是,”田铎道。“俺是看着这个小娘子眼熟。”

“但凡美女你看着都眼熟。”

蒯祥道:“别打岔,听他说。”

田铎道:“俺在乐安老家的时候,当地的歌舞班子里有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名叫燕燕,长的很像刚才那位小娘子。”

“暗恋啦?”小芹拿田铎找乐。

田铎忙说:“别别别。听家乡人说,那个小姑娘后来进了汉王的梨园班子。”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小芹继续逗他。

“饶了田铎吧,千万别拿俺开这种玩笑!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讹传了出去,俺日后就难讨老婆了!”

蒯祥道:“好了,芹儿,别挤兑我这个老实徒弟了,他接不住。”

“他还老实?”小芹撇嘴。“算了,他不禁逗,说点儿别的吧。二师兄来的路上说起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这长春观真的与那段故事有关吗?”

“真的有关,”蒯祥道。“相传五代后周年间,十七岁的民女京娘随父去北岳还香愿,不料路遇响马,就被扣押在了这个长春观里。”

“后来呢?”这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小芹听过不知多少遍,可她还是要问。

“年轻的赵匡胤来观中闲逛,救下了京娘,又怕她还会遭难,便护送她返家。为了行路方便,二人结为兄妹。一路上京娘对赵匡胤暗生情愫。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赵匡胤虽明白京娘的心思,却无意为儿女私情所累,佯作不察,令痴情女子遗恨千古。”

“京娘最后怎样了?”田铎问。

“真爱已逝,便自缢身亡。她的魂魄恋情不舍,又追随了赵匡胤一程。”蒯祥叹息。

田铎连呼可惜:“世间竟还有如此不解风情的傻男人!”

“谁说没有?”小芹瞥了一眼蒯祥。

蒯祥有几分尴尬,道:“这你们就不得要领了。那赵匡胤是何等样英雄,他志在天下,岂会儿女情长,乘人之危?”

“你情我愿的事情,何来乘人之危?”小芹辩道。“田铎说的对,他就是不解风情。白白地害了人家姑娘!”

蒯祥叹了口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啥意思?”田铎摸不着头脑。

“回去看书!”蒯祥卷他。

小芹在观音菩萨的像前上香,虔诚跪拜。

蒯祥则仔细地观察着大殿的结构。

田铎问:“师父看得津津有味,都看出了些啥?”

蒯祥道:“这是典型的唐代建筑,师父在琢磨这个大殿的斗拱结构。”

“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你仔细看看,”蒯祥指点着解释。“它以木架为骨干,在柱顶上架梁,再于梁上立脊瓜柱,搭成一个木构架。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再装檩,这些檩除了承托屋面的重量,还具有联系构架的功能。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承托梁头与枵头。出檐越远,斗拱的层数越多。”

田铎边听边看边点头:“不说不知道,经师父这么一讲,还真长学问。”

蒯祥继续讲解:“斗拱除了负重外,还有装饰功能。屋檐伸出深远,且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形成优美多变的曲线,使本来沉重的大屋顶变得透逸典雅。尤其是,在直立厚重的墙壁和殿宇,以及宽阔的月台与崇台的衬托下,整个建筑显得庄重稳定,形成了一种曲与直、静与动、刚与柔的和谐之美。”

“呀,”田铎惊叹。“没想到这中间还有如此多道道!”

小芹已经拜完了观音,回到他俩身边。

“二师兄讲得头头是道啊。”她插话道。

蒯祥道:“这里的木顶结构让我想起了师父当年在苏州修的断梁门殿。”

“一样吗?”小芹问。

“不一样,可道理相似。好工匠必须学会举一反三。”

“再给徒儿讲讲师爷修的断梁门殿吧。”田铎央告。

小芹道:“有其师必有其徒,你们两个都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要不怎么会有蒯鲁班呢,”田铎道,他朝天张开双臂。“等着吧,再过几年,田鲁班就要横空出世了!”

“美的你!”小芹臊他。

“好了,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吧,”蒯祥道。“至于断梁门殿,那是芹儿亲爹的杰作。让她讲给田鲁班听吧。”

小芹道:“工程上的事,有活鲁班在,芹儿岂敢置喙?还是让活鲁班亲自讲吧。”

“不论谁讲,回去的路上我们慢慢聊,”蒯祥道。“走吧?”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