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红尘客栈二三事 > 第三章 落脚点——黄家

第三章 落脚点——黄家(1 / 2)

按照王海的要求,黄二带着他从避开人流的小巷中七拐八拐,过了好几个弯儿才绕道回了黄二家。这是王海简单思考过后做出的判断。他深知自己如今穿的这一身衣服比较扎眼,黄二会被他这一身行头吸引,别人自然也会。为了不引起更大的骚乱,他决定还是暂时先躲开人群行动,等换上一身符合时代背景的衣服之后再做打算好了。

黄二的家是在威州城一处著名的灰色地带中的一处小院,两间茅草房,一个空无一物的牛棚就是这个家中除院墙以外仅剩的三样建筑了。即便是从小家庭条件就不算好的王海在看到了这一幕的时候心中都生出了几分嫌弃,这已经不是用破败不堪可以形容的程度了,要不是还有那用木条和竹子搭成的围墙作为界限,王海真想说这根本就是个乞丐窝了!

此时他不禁有些担心起来,黄二的家庭条件如此窘迫,他一个精干的大小伙子过来借宿,黄二的家人们能同意么?

可等见到黄二的父母之后王海便彻底放下心来了。黄二的父亲曾是炎夏国的军人,跟着朝廷的军队在东南打了几年的海盗后腿部受伤,光荣退伍,是个典型的军汉性子。

而黄二的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长得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却是个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

也许是从小出身清贫,又或者这老两口的形象让王海想到了自己远在天边的亲人,总之王海对这一家人的好感度那是蹭蹭地往上涨。

不光是他,当老两口看到小儿子带回来的这个年轻人时也是眼前一亮。虽然这个小伙子的一身打扮在他们眼中绝对是妥妥的奇装异服,可三年军旅生涯所磨炼出来的英气和身形都在凸显着这个年轻人的不凡。虽然时代和生长环境的差距都十分巨大,但黄二的父亲还是一眼就认定这个年轻人绝对是个当兵打仗的好苗子。毕竟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人人都以赚大钱、住好房作为评判一个年轻人是否成功的准则标杆。在炎夏,一个年轻后生日后能不能有出息,最重要的就在于符不符合成为一个合格军人的基本条件。而很显然,王海就是那个黄二父亲眼中最合适的人选。

在得知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接下来会在自己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后,黄二的父母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十分欢迎的。通过一顿午饭的时间,黄家人已经大概了解了王海的身世。当然,这些全都是他自个儿瞎编乱造的。而同样的,王海也大概了解了黄家如今的家庭情况。

黄家二老膝下共有二子一女,长子黄大,如今正在天虎军中服役,再有差不多大半年就该退伍回家了。这个大儿子无疑也是二老最满意,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了,至少比起这个整日无所事事,没个正形的小儿子来得好的多了。

老二就是黄二,对他的事情王海倒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倒是黄家最小的孩子,也就是二老唯一的女儿黄莹的事情引起了王海的兴趣。因为在一提到这个已经出阁了的闺女时,二老的表情看起来都不是太好。

根据黄二的介绍王海得知,原来黄莹的婚事也是媒人搭线,父母包办的。原本黄二的父亲身有军功,光荣退伍,在这一带名声颇响,是人所共知的大英雄。再加上长子黄大也在军中服役,这一家人过去在当地还是有很大威望的。

可一切的转折点就发生在小女儿黄莹出嫁的这件事上。虽然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但有很多事情与王海原本所在的世界还是十分类似的,比如服兵役,在炎夏国并没有强制征兵的制度,完全凭广大民众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崇敬自愿入伍。只不过炎夏国的服役时间比王海所处的时代要长一些,五年为一期。

而且炎夏国还别出心裁地专门设立了一支女子部队,这事儿放在现在来看倒是没什么不妥,可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都清楚,在华夏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支由朝廷专门组建的女子作战部队。毕竟一旦国家爆发战争,这些女兵们也是要跟着男兵一起上战场与敌人拼杀的。而组建这支部队的初衷就是当年五王之争的时候,东阳跋的队伍里就涌现出了一批英勇果敢,不避刀斧的巾帼英雄。从那时起东阳跋就意识到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如今在炎夏国还是十分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王海上学的时候成绩一向不错,对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很感兴趣,所以当听说黄莹是在媒人的介绍下连夫君的面都没见过就被嫁过去的之后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