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脉反超(2 / 2)

因此他们一个劲儿地称赞起了海宁手下人的工艺水平。

一些人甚至还凭此推断说:“这简易的炮就如此厉害,那真正的炮岂不是更厉害?”

他这么一说,众人当然也觉得有道理,因此对真正的炮就更有期待感了。

有期待是件好事情。因为有期待就有人投资。

海宁不缺钱,但有些缺料,而且还有些缺人工。

铁料煤炭的大量供应,现在还没有解决,而且运输过程当中也需要良好的道路条件进行辅助,这在横断山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的事情,因而也被白山他们视为一个大项目。

既然是大项目,只靠3000个AI机器人就有些不够看了。何况道路都是要走别人家地盘的,光自己有人有什么用?因此这次结盟的意义就更加深远了。

于是在当天,海宁这个内地的盟主,就把修建道路的补偿方案,丢给了那些个贵宾们。

对于能捞钱的活计,大家的反馈都是很积极的。甚至就连云南那边也很想掺和一下。

只是没有朝廷和当地官府的许可,有些事情多半是不太方便的。反倒是泰国的华裔商人们更加自由一些,他们向海宁发出了修桥铺路的邀请。

海宁知道这些人不过是把这当做是善事而已,但他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茂隆银厂附近的这条矿脉,虽然是和铅矿、镍矿、锌矿、铁矿、钨矿,甚至蓝宝石矿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伴生在一起的,但主脉却是延伸到了泰国那边。

所以通往泰国的道路并非全无意义。

不过这大体都属于后续计划。

但后续计划也是计划,所以海宁对待这些华裔商人还是非常客气的。虽说他都不清楚,白山是什么时候把这些人请来的,但既然来了那就是客人,何况他们也有结盟的意愿。

同样身为客人,而且颇有结盟意愿的,还有一位来自阿豪姆王国的王储。

这是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正值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来到茂隆银厂以后的他,对蒸汽机、树井、钢刀和没良心炮都充满好奇。

对相机和摄像机也是如此。

他虽然没赶上之前的电影放映,但因为这两天紫金正加紧对另外几部作品的创作,因此他虽然感到遗憾,但却同样不乏憧憬。

因为同阿豪姆王国的结盟,是白山派遣使者特意去谈的,王储此来不过是回访而已,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外交任务,所以海宁也没怎么去打搅这个小家伙。

他本来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忙。

就在白山的使者不断出没在更西的孟加拉,更北的四川省,更南的马六甲,更东的越南之时,东吁王朝前往北京朝贡的使团也终于来到了边境上。

早就和他们暗通款曲的吴尚贤,并没有在边界上等待他们,但因为在海宁那边留存着攀比之心,因此还是派人热情地招待了对方。

作为回应,海宁干脆把他试图借助朝贡使团的顺风车一起前往北京,并拉拢朝廷势力前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想法告诉了所有贵宾。

别人倒还算了,甚至有人称赞吴尚贤的这桩大买卖,但云南来的那几个人却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在朝贡这种事情上弄虚作假,原本也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问题。但是跟着外番使团进京拉关系,而且听起来和东吁王朝一样,都是请援的,那问题可能就大了去了。

朝廷多半是不想干涉东吁事务的,毕竟没多少钱,而且这边地形复杂,仗不好打。

可这家伙却偏偏因为想着顺道给自己解决麻烦——毕竟南边的破事都管了,不可能漏过边境上的他——而怂恿此事,那就必然会落得个……

“海盟主当时可真是一针见血,可惜这个家伙就是冥顽不灵。以商乱政这四个字,他是背定了。”

云南来的那几个客人,在和海宁说了这番话之后就赶紧回返了,他们要把吴尚贤的勾当,告诉上面的老爷们。

海宁则已经把吴尚贤这个人彻底地丢进了历史的垃圾筐。一个有去无回的人,一个对北京来说,“来时候挺好,却回不去了”的家伙,确实已经没有意义了。

毕竟,海宁已经通过这次结盟活动,拉拢了比他更加丰富的人脉。

虽然说他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AI机器人们创造出来的这些先进科技,原本可以只为他一个人创造巨额的利润。但为了原料产地,为了部分兵饷来源,也为了更加广大的发展基础和市场,他从商业的角度作出了妥协。

而且妥协的比例还挺大。

因此,在白山他们的建议之下,能够享受这一妥协比例的势力范围,有了一个宏观概括的称呼:第一阶段合作方。

不过后来,因为要撇清抛弃对方单干的怀疑,这个称呼被改为一等加盟国,或一等加盟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