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18章 机器人的风俗

第18章 机器人的风俗(2 / 2)

再加上连夜为这些人赶制的钢刀、匕首和盔甲、弓箭之类的东西,这支几千人的军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

但红象似乎觉得这还不够。

按照海宁的意图,这应该是一支热武器的军队才对。

因此他们还需要火铳、火炮,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战术训练。

雍籍牙作为联盟事实上的爪牙,他被横向要求全程参与这些崭新的训练。

虽然火炮和火铳还在研发之中,但相关的战术训练,却是有成例可循的。

于是,雍籍牙赫然发现,他竟然不得不像小丑一样,拿着一个个木质的火铳模型。在那里练习拼刺刀的动作。

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愚蠢了,因此不止一次的找到了红象。

但红象根本不愿意听他抱怨这些东西。

不过,海宁留着这个家伙是有用的,因此红象也不准备太打击他的积极性,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让雍籍牙旁听他们对核心事务的讨论,以增长他的见识换取他忠实的履行训练要求。

雍籍牙同意了。

他知道海宁这里,绝对还有更多闻所未闻的事物。

倘若他能比其他吐司早些见到,那么对他将来在联盟当中的位置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所以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让他这个小学生去旁听大学教授争论研究课题,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样的痛苦开始自黑月和红象之间关于机床的一番争论。

红象说:“现在,别说是我们还没有复刻出来的痔疮类型,就算是我们能够实现技术替代的,比如莫兹利的滑动刀架,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们都做出来。这个工作量就实在太大了。”

所谓的莫兹利的滑动刀架,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工程师们开发的一系列基础性重要机床当中的一种。

这主要是解决精加工难题的。

类似的工具其实还有很多,但现在黑月想要的是可以加工枪管炮膛的机床。

这毕竟是他们下一步计划的支点。

于是两人又争论了一番镗床的问题,继而又从这个问题发散到膛线,以及线膛、滑膛之类的问题上。

众所周知,线膛与滑膛之间孰优孰劣的讨论,几乎是近代军事史最能引起争论的话题之一。

虽然普遍认为线膛更好,但滑膛也并非一无是处。

所以两个人交换观点的时间难免就长了一些。

但对于雍籍牙来说,他们的观点就像两本天书一样,而且这两本天书还不断的被两人撕成碎纸叠成飞机,然后在他面前丢来扔去。

这让他脑子都快原地爆炸了。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情况隔三差五就会发生一回,甚至有时候会一天之内发生三五回,这让雍籍牙的脑子,几乎就像一串鞭炮那样,每天都能噼里啪啦的庆祝一下新年。

新年确实快到了。

海宁等人刚来这里的时候差不多是八九月份。

而如今几个月的折腾下来,新的一年也确实近在咫尺。

按照后世中国人对立法的认知习惯,率先到来的当然是所谓的阳历年。

阳历年也就是民国以后所说的元旦,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并不是新年的第一天。

因为西元历法当中存在着明显的宗教因素,所以新年在16世纪之前的时候指的是圣诞节,也就是耶稣的生日。

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人们逐渐试图抹除历法当中的宗教因素。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一月一日定为新年的第一天。

但这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英国人这样过年差不多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俄国人可能现在都还没能形成这样的新风俗。法国人可能就要灵活一些。

但这倒是都和黑月等人无关,因为他们和海宁一样只过阴历年。阳历年的假期基本上就是用来睡觉的。

在1751年的元旦到来之时,黑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充电大会——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睡觉了,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聚拢在平时给电池晒日光浴的荒坡上,庆祝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这后来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风俗”!

机器人的风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