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39章 与雷电幽会的第一人

第39章 与雷电幽会的第一人(2 / 2)

4月底,一家造船厂开始在圣彼得堡附近兴建起来。这是四河协定当中商谈好的内容。

而海宁与叶卡捷琳娜的合作,也在稍晚一些时候延续到了造船行业当中。

为了给餐饮行业提供足够的水产食品来源,捕捞业成为了他们接下来重要的发展目标,波罗的海沿岸的水产虽然不如北海丰富,但俄国本不是个海洋民族,因此在海宁的推动之下,他们的进步还是赢得了女皇的欢心。

叶卡捷琳娜也非常高兴,托海宁的福,她也被女皇赞扬了一番。但他们的合作方式也因此而被公之于众,包括女皇和拉祖莫夫斯基在内的许多人,都表示愿意和海宁进行私人层次的合作。

海宁优先和彼得达成了相关协议,然后才是女皇等一干人。不过他没有像缅北时期那样来者不拒,女皇最近的情人舒瓦洛夫就被他挡在了大门之外。

另外那位叫做乔戈洛科夫的彼得管家,也不幸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与此同时,乌拉尔河上游的第五基地正式开启了运转,他们收留了一批来自中玉兹的哈萨克流民——之前,中玉兹因为收留了一些准噶尔部的政变失败者,而遭到了后者的禁忌。境内的治安状况也因此而迅速恶化,于是一些牧民希望能够进入俄国避难。但女皇当时并不想让任何不安定的因素进入境内,所以予以了拒绝。

但现在情况有了改变。

海宁的仆人们在当地招募军队,并试图和第二基地的阿里巴巴汗取得联系,甚至还同样走上了毛纺织的道路。这让他们在当地的控制力迅速升高。就连女皇也因此改变了看法——考虑到可观的卢布进账,女皇同意了这些劳动力的入境请求。

但让海宁有些不太高兴的是,女皇也同时命令当地的总督,收留了准噶尔部的一些流亡分子。

这群人当中就有一个海宁十分讨厌的名字。

阿睦尔撒纳。

当然,他现在还没有和此人有任何关联。

相反的,在大信阳的另外一边有那么一个人,却引起了他手下们的注意。

这个人是鼎鼎大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将在费城进行他们著名的风筝实验,将雷电从天空当中勾引下来。

蓝土派向北美洲的海军司令瀛洲就表示,这家伙或许应该被他们吸收到组织当中来。

因此他还专门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派人去和富兰克林结交。

海宁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因为有机器人们的存在,所以这两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怎么吸收土著人才。

然而,倘若是一般的人物从自己面前流逝,那或许还可以视而不见,但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恐怕就由不得他如此放纵自己了。

所以他对瀛洲那边的结果还是很期待的。

与此同时,欧洲的学术界也迎来了他们颠覆性的一年。

海宁在圣彼得堡安家落户之后,由于大家都在模仿缅北的成功模式,所以他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而最近,缅北最为兴奋的行业莫过于造纸和印刷了。

有鉴于教育的蓬勃发展,缅北地区的造纸和印刷需求大幅度的上涨,加之当地草木资源丰富,只要方法得当,自然可以制造出质量和数量都非常可观的纸张。

这一变化虽然是在1751年就发生了,在时至一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增长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意识到了教育的廉但化和工商业带来的收入增加。

所以很多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学校,就连阿瑜陀耶王朝那边也是如此。

女皇当然不想俄国在这方面落后于一些东方蛮族,所以他给予了海宁许多政策上的便利。

由于古登堡印刷术已经出现了300年左右,加之海宁的仆人们储存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所以海宁很快就在圣彼得堡创建了多家印刷企业。

除了书籍之外,这些印刷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报纸行业当中。

1752年的时候,加拿大有了他们的第一家报纸,而在更早一些的1750年,英国人还推出了专门的高等学府刊物《大学生》。

虽然这一刊物没能坚持半年,但海宁已经由此认识到某些事情的时机已经成熟。

而他的手下们不但不会让英国人专美于前,还会像制造蒸汽机那样,随时随地都要抢夺他们的那些世界第一。

由此,颠覆欧洲学术界的载体,以《环球新闻》、《环球学报》、《圣彼得堡综合快讯》为代表的一大批报纸,开始涌入欧洲贵族的生活圈子。

而这三大报纸开张的第一篇报道,就公然挑战了当时许多封建人士的腐朽认知。

这篇报道的标题是:《富兰克林:与雷电幽会的第一人》!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