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七十七章孙子兵法

第七十七章孙子兵法(2 / 2)

吴王如此推崇之人,兵法第一篇却是“慎战”。

若是不战,写兵法何用。

孙武清了清嗓子,也知道众臣不解,此时正是显露之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可不谋算在行,也不可不慎也。

欲兵者必经之与五事,而校之以计,探索形势。

若五事不利,则不宜兵事,若计于己方不利,也不宜兵事,若形势于己方不利,更不宜于兵事。

知己而知彼,方能百战百贻。

善计者,知己而知彼,不善计者,兵出必败。

兵败而国亡,所以兵出必慎,这是兵法之要旨。”

孙武只把第一篇计篇简单说了一通,整个大殿之内已十分平静。

孙武所说其实于列国皆可通用,首先审慎用兵,该是一国治理之道。

穷兵黩武,亡国之因。

再强大的国家,若是乱用兵事,必然动摇国之根本。

而其后所说却是用兵之前的计谋在于知己而知彼,这就是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从五个方面来以考察。

孙武并没有言明该如何考察,因为书中已有详解,这其中吴王自然清楚。

众臣也不敢问,毕竟吴王如此重视的兵法,不能随意示人,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说。

“孙将军,我知你能,不过今日本王请了众臣,非要让你把兵法示众.

刚才孙将军所讲,本王十分赞同。

兵者国之根本,存亡之道,死生之地,当慎之又慎。

本王为吴国而谋,自然不敢轻出兵事,还望孙将军见谅。”

吴王此话,其实是说给吴国众臣所听。

现在吴国初露峥嵘,以治国富民为本,许多人并不愿轻起兵事。

而吴王此说也是在告诉众臣,自己并非穷兵黩武之人,也为其后发兵之事,找到一个台阶。

那是为吴国生存,才不得己而为。

“孙将军,兵者变化无常,伍某不才,也不善于兵。

但练兵之道却需常存,不知孙将军觉得我大吴之兵如何操练,以保我吴国兴盛。”

伍子胥适时发问,其实也是代吴王而问,也是代众臣而问。

虽然不轻易起兵事,可列国之争,并非你不征伐就得保平安。

吴国兴盛自然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军队支撑,平时演兵是国之保证,这也是众臣所关心的问题。

“在下认为,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一军之将智、信、仁、勇、严,五位一体。

凡用兵之法,受命于君,将出而不受君命,以胜为先,不亦为久。

兵之操练,以法度制之,赏罚分明。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在于精而不在于众。

兵者诡也,随时势而变,不拘于节,兵法操练,实强于兵而精于将。”

孙武也是投其所好,意思十分明确,谋一良将可抵百万雄兵,若无良将,兵多亦无益。

而且也为吴国发兵征伐留下伏笔,也为自己若能受吴王重用,出兵征伐预先讨得先机。

那就是将出而不受君命,意思很明确,若出兵事,将受命于君,将出却又不受君命,可以随机应变,以取胜为先。

其次简单明了的说了自己练兵之要,那就是要以法度制兵,正合了易经师卦之中所言“师出以律”。

这律就是军规,是法制,是治军之要。

而赏罚分明,则是军规法制的补充,法无高下,一视同仁。

吴王听了自然十分开心。

吴王想用兵却怕众臣反对,而现在若得孙武练兵,那么贵精而不贵多,也不会空耗国之根本。

纵是强弱悬殊却也无需但心,贵精而不贵多,如此不阻吴王征伐之心。

“孙先生,今日论兵就到此为止,为见证孙将军真才实说,本王打算把后宫妃子与后宫侍女全部交由将军演练,一切以将军为上,以军法军规束之,帮本王也管束一下这后宫佳丽。

午时本王将亲率众臣前往演武场观摩,现在这些后宫佳丽已在演武场等侯将军了。”

朝堂考校算是让吴王十分满意,所以吴王早有准备。

既不安排吴国兵勇,而是把后宫嫔妃及侍女安排给孙武。

若孙武也能演练妥当,让众臣满意,那孙武之能自然可以得到大家认可。

只是如此安排到是有些小人之隙,既爱才惜才,却又故意刁难。

“孙武得令告退,必不负吴王信任。”

孙武站起身来,对着吴王一揖,大步离开。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求追读,求评论求点赞求支持!

</P>

最新小说: 乾坤至尊诀 诸天旅者 我都无敌了,要你这系统有何用? 天命卦师 诸天:从综武世界开始 作为兔子精,追到大圣很合理吧 沉睡万年,醒来一掌拍碎禁地! 我被人炼成了药炉 高武纪元:一分耕耘十分收获 凡人岂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