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二百四十五章恩将仇报

第二百四十五章恩将仇报(2 / 2)

开心的是,鬼谷王禅帮了吴王及夫差如此大忙,吴王也亲口答应于王禅与楚国交好。

若是王禅爱财,那若要处理接下来的事,那吴王就省心多了。

大不了给王禅多几十箱财物,让王禅做一个少年富翁,于吴国算起来本不伤什么国体,反而可以为夫差将来谋楚打下基础。

“回王上,是老臣语迟,望王上赎罪。

鬼谷先生当时就告诉老臣,言明吴越之争势不可免。

让老臣收下此十箱礼物,待相国交战之后,再赈灾于两国边境受难的百姓。

如此可谓一计多谋,既照顾景成公主颜面,也顾全了王上及越王两相交战之心。

而且以此财物救济将来受战百姓,也是成全于墨翟止战之心,为百姓谋福之志。

鬼谷先生如此视钱财如粪土的高义,又善用于钱财,实让老臣佩服。”

伯否把事情说完,也是由衷感叹。

“伯爱卿所言极是,鬼谷先生实也让本王钦佩。

小小年纪既不爱财,又不好名,更不巴结权贵,也不想当官封爵,实是难得的人才。

他既不得罪于越王的安抚之心,更不有驳于本王的攻伐之意。

如此一收,就连景成公主也不会反对攻伐,也算告慰玉儿在天之灵。

如此大义之举,实让本王惭愧。

本王惭愧哪!”

吴王十分感叹,一是感叹王禅小小年纪就如此淡迫名利。

二是感叹,见如此大才之人,却不能为己所用,十分可惜。

“王上,那明日丧葬之事是否还按原计划进行?”

“一切皆按原计划进行,本王将死,不得不防。

此子实在太过聪慧,放眼大周天下,实难逢对手。

不除此子,让本王死难安息。”

吴王一返常态,话锋一变,此时脸色如霜,正是对王禅左右为难之选。

若不能为己用,只有除之。

这个道理越王勾践明白,吴王阖闾自然也不会不懂。

而且夫差刚才已经表现得如此雄心大志,若不为夫差除去王禅,终有一日王禅会成为夫差称霸列国的最大障碍。

伯否脸色还是一变,他对王禅并没有敌意。

而且王禅初来吴都就拜访于他,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兼之现在也完全知晓出使越国的情况,算起来王禅于伯家是有大恩之人。

伯否并非不懂知恩图报,此时也知道难与再说服吴王。

“伯爱卿,之所以此事只由你一人办理,不让伍爱卿与孙爱卿知晓。

就连差儿都不知晓此事,就是因为怕你们顾忌鬼谷先生。

本王知道你也受鬼谷先生大恩,成全于伯焉公子与越国莲花公主。

而孙爱卿一直扶差儿,当时却是最弱一方。

在得鬼谷先生支持之下,差儿才慢慢成为太子唯一之选,也算是间接帮了孙爱卿。

而伍爱卿也幸得鬼谷先生提前帮忙,才免于遭淑惠毒手,救命之恩,他不得不顾忌。

而鬼谷先生三番四次帮本王度过难关,救胜玉于边境,救差儿于落雁峰之上,一切于本王都是有大恩之人。

可本王却也是无可奈何,不义之事本王心虽不愿,却不得不做。

希望伯爱卿休贴本王为吴国将来谋算之心。”

吴王知道伯否此时也十分为难,可却不得不语重心长,把吴国将来当成自己再行不义之举的理由与借口。

“老臣明白王上苦衷,明日已准备了上百艺人,表演各种节目,另外白鹤流莺也准备了上千只,每只里面都藏有真金白银。

而且此消息已经吴都百姓中私传,大家都心之肚明。

只要明日下葬之前,放出白鹤流莺,再配合这些艺人表演,相信会有几万人同时涌入地宫之中。

而此信息老身也无意之中传与了鬼谷先生,相信他不会看着这万余百姓与公主陪葬,所以也会随这些百姓进入地宫,意图解救百姓。

到睦只要借口百姓图财,意图盗窍陪葬物品,关下地宫之门。

这些百姓与鬼谷王禅还有其下属,将会一起成为王后及二公子,还有胜玉公主的陪葬。”

伯否说完,自己也是倒吸一股冷气。

他也未曾想吴王最终还是要对王禅下手,而且还要吴都上万百姓陪葬。

虽然王公贵族死后由奴仆陪葬一直是大周的一种丧葬之礼。

可如此多的人陪葬,就算是大周天子也不敢做出此不义之举。

可吴王为除王禅,也算是煞费苦心。

不惜牺牲吴都万余百姓,而且利用鬼谷王禅对百姓的体恤之心,此计说来也是够阴险狡诈的。

伯否自己经手此事,时刻都会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伯爱卿,成大事不可拘于小节。

我姬光一生,为谋天下,也做了不少不义之事。

说来纵是百死也难平其一,可我自问除了当年王兄负我,而我刺杀于他,是为私意。

直到现在本王一切都是为了吴国而谋。

就算这最后一次如此阴险之计,也是不得不施,希望苍天在上,能体恤本王的苦心。”

吴王自言自语,表现出一种大义凌然之态,却不知自己所为,只是私心作崇而已。

“王上,时候不早了,若无其它事,老臣也该告退了,王上也该休息。”

伯否知道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多说无益,就想着溜走。

“有劳爱卿为本王奔劳,事成之后,本王定然不会亏待于爱卿。”

吴王起身拍拍伯否的肩,算是送行于伯否。

可伯否却是心中胆颤,思虑着吴王此语。

若吴王死后,他就是唯一知晓此事之人,知秘者什么下场,他不敢想像,此时更不敢再言。

【作者题外话】:成王败寇,在春秋战国之时,只要能打赢,能争赢,那么无论他使用什么阴险之计,在后人看来都是好的计谋。

包括吴王阖闾,前些章一直写他隐忍之能,遇事沉着冷静,就算是死妻死儿死子,也不忘把王禅这个过于聪明之人弄死。

而且计谋说起来只是利用了王禅的仁义之心,十分卑鄙。

这就与上一章相对,他教子要仁义守信重诺,可自己却恩将仇报,欲置救命恩人王禅于死地。

不能以身作责,却如此表率,他的儿子夫差自然也会得其传承,而此章也算给夫差的命运打了一个伏笔与对照

</P>

最新小说: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黄昏议长 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诸天星主 弃子修仙录 林枫林香儿 弃婿逆袭 第一仙皇 林北辰木心月 四海烽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