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二百五十九章夫差排兵

第二百五十九章夫差排兵(2 / 2)

(历史之上评价,孙武善出奇兵,更善长以弱胜强。

对付十万铁甲,最强将领至少也要万人对抗,可历史上评价,若是孙武,或许只需三千人,就可以横扫。

这里有后人的推崇与夸大,但也间接证明,孙武兵圣之能。

但除去这些著名的兵法大家之外,少有记载王候领兵也能以少胜多的,若是有也是以防守为主,并非主动攻伐。)

“那么差儿,你觉得父王以五万吴国兵甲攻伐越国,以弱击强,需何时出兵最好,也一道说说吧。”

吴王此时有些失意,语气也没有刚才那么期盼了,到有点自己敷衍自己,并不十分想听了,却又不得不问。

夫差却意气风发,看了看吴王再巡视三位重臣这才说道:“回父王,虽然父王以五万吴国铁甲攻伐越。

差儿也觉得十分冒险,依孙将军兵法云,兵贵神速,出奇至胜。

此时据差儿所知,吴国边境也只有五万兵甲,其它兵甲尚在征调之中。

而越国认为父王必然会养好伤情,守灵祭吊已故亲人一段时日,再准备充足,从四方抽调人马。

要攻越国,至少也得有十万兵甲,这也是常人所料之事。

若父王近日出兵,攻其不备,会让越国铁甲意想不到,以我吴国铁甲五万对阵越国铁甲五万。

而我吴国铁甲一直受孙将军训练,强于越国的乌合之众。

越国兵甲在我吴国铁甲面前必然不堪一击,一击即溃。

若能击溃越国五万铁甲,就算重新部署举吴国之兵攻入越都,灭了越国也并非不可成之事。

儿臣此说,并非希望父王带病出征,也不想父王孤身犯险。

只是逼于兵势如此,还望父王见谅。”

夫差刚才还只是把大部分吴国兵力留在国内,只让吴王阖闾带五万兵力攻越。

此时却已是急不可待,希望吴王尽快发兵攻越。

其心不轨,想早点取吴王而代之之心昭然若揭。

“差儿,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家各抒己见,分析利弊,并无不妥。

父王并不会因此责你,而你所谋却也深合兵法要旨,兵出以奇。

也让父王十分欣慰,也算这些年学有所成。”

吴王此时心里万般无奈,知道眼前的儿子已锋芒毕露,有些急不可待了。

心里一时之间也泛起悲意,想起夭折的两个儿子,还有昨日入殓下葬的公子波与公子山,心里透着一阵阵苍凉。

“孙爱卿,刚才差儿所言,也算深得爱卿兵法要旨,不知孙爱卿觉得可有不妥之处,还望孙爱卿不咎赐教于差儿。”

吴王刚才对夫差说并无不妥,其实也是安慰之语,心里自然难与苟同。

所以此时问起孙武,却要孙武说出夫差排兵布阵不妥之处,显然已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否定了夫差的想法。

孙武对兵法了然于胸当然能听出夫差语中之意,此时吴王问起,虽然心中矛盾万分,却也不得不说。

“回王上,太子所言分析透彻,深得本人所著兵法计谋一篇中所言,也算是知己知彼,并无大的过失之处。

至于出兵之日,也深合兵法要旨,出奇不意,攻其不防。

此事还须以王上身体为凭,若王上自觉身体无碍,倒不妨依太子之言,尽早出兵。

至于此次出兵,孙武却有不同的看法。

其一越国铁甲这些年来,一直也效仿北方列国演兵练兵,实力大增,并非以前那般不堪一击。

而越国举国之兵也并非只有十万兵甲,若吴国攻越,越国在防。

民愤使然之下,举国抽调,至少也可凑齐二十万大军,实不可小屑。

吴越边境,向南行之,山丘渐多,地势纵横。

若王上以五万铁甲深入越国之境,实不可取。

越国东、南无碍,举国之兵皆部署于越都以北,实是防我吴国攻越。

若孤军攻入越国,反而会深陷山野之中,越国其它兵甲只需二日就可抵达。

而我军只有五万兵力,一旦被围,孤立无援,王上不仅性命堪忧,而且五万吴国兵甲也会全军覆没,有伤国体,实属不智之举。

再者,若孤军深入,只要越国兵甲与我军对峙,牵制王上。

再调兵绕道攻吴,那时吴国境内,无强兵支撑,将会势如破竹,长驱直入。

虽然周县郡有四万兵甲,可都过于分散,若越国各个击破,吴都将会成为孤城。

而此时楚国必然不会放弃如此良机,定然强兵攻吴,侵吞吴国封地。

如此一来,两国之兵夹击吴都,而王上却深陷越国,欲回无路。

孙某纵有五万铁甲,也怕守不了吴都多时。”

孙武说完,不仅分析自身,同时也在谋算对手,十分客观,算是给足吴王面子,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关系。

孙武并不主张吴王深入越境,处处为吴王安危着想,虽然只是君臣关系,却与夫差与吴王的父子关系形成对比。

此时夫差也是有些惭愧,看着孙武心里也有怨气,反而不去想孙武所顾忌的危险。

其实孙武虽然明为吴王着想,其实也是顾全大局,为夫差新王着想,为吴国着想。

“爱卿所言极是,想来差儿也能明白其中道理。

兵法之要,并非一味险中求胜,却也得顾忌自身安危。

若是舍本逐末,反而会中了越国诱兵之计,实属不智之举。

孙爱卿计篇有言,不仅要知己,亦要知彼,己动则彼亦动,若是轻视对手,实是兵家大忌

轻则劳民伤国,重则国亡余恨。”

吴王算是苦口婆心,言外之语也是在教夫差,不可为一时之愿,也不可得一时之势而忘乎其形,舍本逐末。

更不可轻视越国,轻视自己的对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儿臣爱教了,多谢孙将军提醒,若不然不仅陷父王于不利之地,还会引发灭国之灾。

只是不知孙将军对父王此次亲征,又有何奇兵神谋,还望将军不咎指教。”

夫差虽然语气真诚,可却还是心中不服。

受教于孙武学习兵法,却也带着王族公子的傲慢,不仅天姿受限,连态度也十分自负。

这就怪不得虽有名师,却不能继承其兵法精髓,才会有几年之后吴越大战之败,也就怪不得人了。

伍子胥与伯否此时都大皱眉头,他们知道孙武就事论事,实是十分客观,并无偏颇。

可对于夫差如此回问孙武,实在不敢恭维,有失君王胸怀。

“差儿,不得无礼,孙爱卿为吴国立下大功,与父王也有君臣相交之谊,你如此责问,礼仪何在?

况且孙将军兵法大家,刚才所言十分客观,你学兵法却只得皮毛,不得精髓,应该虚心受教。

此时你不虚心接受,还敢责问孙爱卿,实在无礼,还不快向孙爱卿赔礼道歉。”

夫差一听,也知道刚才自己的分析不得孙武肯定,心里有了怨气,语气也十分不恭,失了礼数。

一听吴五训斥,立时站起身来,单腿半跪,双手抱拳一揖道:“夫差语言有失,还望孙将军见谅。”

“快快起来,老臣不敢受太子之礼。

兵法之要不仅要察己知己,更要察人知彼,做最好的谋算,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不可知己而傲,知人而贬。”

孙武赶紧起身,扶起夫差。

而且话语里,也是充满禅机兵法,于此时也不忘再教夫差如何做人,如何领兵。

领兵之要,就在于知己知彼,若只知己则会妄然自大,若只知彼,则会畏手畏足,裹足不前。

而做人也是如此,年轻人看不起年长的,可却不知没有谁不是从年轻才会年长。

而从年轻至年长,却是经历岁月磨练,用时光得之的经验,也是觅足可贵。

人不可因为自己年轻而自大自负,反而误了前程。

吴王一看,再接着道:“孙爱卿,现在可以说出你的高谋了吧。”

吴王微微一笑,也感激孙武替他教育这个儿子,让夫差受点小挫折,心里也舒服许多。

孙武一看,也是对着吴王及夫差一揖,随后就开始讲他对此次攻伐越国的计谋。

</P>

最新小说: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黄昏议长 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诸天星主 弃子修仙录 林枫林香儿 弃婿逆袭 第一仙皇 林北辰木心月 四海烽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