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五百六十八章造势之说

第五百六十八章造势之说(2 / 2)

“回小公子,此事已交待司空、左相府下属官员,一切准备就绪,今日就可上路,他们都在等小公子下令呢?”

王禅一听,看了看阿三道:“你这就去安排他们,让他们今日出发,三日后各队必须把礼物在春节之前送达宋国、郑国、以及卫国,快去办吧,另外那四人你也通知他们,今夜我在城东城之外龙王庙等候他们。”

“阿三明白,这就去办。”

阿三接令,匆忙离开大堂,此时王禅才看着十分疑惑的叶公与申公。

“既然晋国要出兵攻楚,那以在下此次出使宋、卫、郑国就该先礼后兵了。”

“左相大人,为何避而不谈,却又要让使臣团先行,而左相大人所谓的先礼后兵,难道是要调遣龙城之兵布防于楚郑边境,以防晋国来犯吗?

还是要主动出击,攻击郑国与卫国?”

叶公还是一脸难堪,面对王禅这般跳跃的思路,一时之间任谁也难与理解。

“叶公多虑了,匆忙出兵,非在下之意,师出以律,有备无患,可龙城之兵并没有准备出征,所以在下不会如此鲁莽,并且龙城之兵也无必要驻防郑楚边境。

在下刚才所言,只是唇齿之兵而已。

此兵就是在下,先礼而后行。

若是利用有利形势,唇齿之间捭阖之道可抵百万雄狮。”

王禅此时又开始自大自负了,把自己的唇齿,以及自己的说辞说成可抵百万雄狮,这让叶公更是有些尴尬,甚至于有些鄙视之意。

“老朽相信左相大人有此能耐,可在真刀实枪面前,列国之争,可非戏言可解,还望左相大人明示。”

“刚才两位都说过,晋国此时极有可能会趁势攻楚,就是因为不想楚国由此做大,最终反而成为晋国忧患,这一点并不错,于形势而言,此时局势此也是在下所造之势,让晋国不得不主动出击。

可在下却认为晋国不会真的攻楚。

就依刚才两位所言,晋郑卫大军来攻,至少会有二十万以上大军,那么龙城自然不保,而龙城距楚都尚有五百里之遥,纵然是连夜行军,依当年孙武之法,怕也要二月有余才能兵临楚都。

而此时北方寒冬却并不利于行军,而且粮草很难筹备,晋国大军若是此时攻入楚地,会自陷囹圄。

若宋国此时出兵,那以就能截断晋军后路,待春来之时,南方水暖,楚国征集大军反攻晋军,那么晋军就会被全歼于楚国境内。

这是从战略之上的分析,若我是晋国统帅,自然不会如此冒险,若真的要攻伐楚国,他也会等到春暖之时,那时北方解冻,而水系可用,行军也要更快捷一些。

所以在下断定,晋国此次借机出兵,其实意并不在楚,而在于宋国,这一点相信墨翟师兄会明白此中之理。

宋国与大周洛邑相邻,算起来宋国一直保着洛邑安危,这一点晋国十分清楚。

现如今大周天子势弱,可此次楚国主动进奉于天子,尊天子之威,那以若是晋国出兵,就是不仁之师。

可若晋国借此机会强占于宋国,那么晋国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还直接打开了攻击楚国的大门,向西钳住了秦国。

而郑卫则会自此消失,试想若晋国吞并宋国、郑国、卫国,那么将来天下之势就十分难料了。

而在郑卫宋之间,宋国疆域比两国皆大。

郑与卫国没有任何纵深,无论是晋国或是楚国大军,皆可一日踏平郑卫,之所以两国得以无恙,一切都是晋楚交恶之因,还有就是依靠城池之坚。

现在晋国与郑卫联盟,开始定然会以大军压境,而恐吓宋国,让宋国感受到威胁。

并不会真的直接攻伐龙城,更不会大军长驱直入楚地。

若宋国妥协,那么楚国才真的会有难。

所以刚才在下说过,此次我与墨翟的赌约于两国有利,也算是对宋候的一颗定心丸。

若宋国守城功成,那么也是对晋国的有效实力展示,让晋国不敢轻视宋国。

当然在适当的时机,我楚国大军自然也会增防于龙城,作为抗击晋郑卫大军的支撑,也是对宋国的支持。

最终的结局,晋国此次出兵或许只能无功而返。

况且,在下与秦国已有谋略,若晋国出兵,那么秦国自然也会调兵于秦晋边界,这样晋国自然不敢再擅攻楚国了,危局自可自解。

只是时机还要把握好,这样才能造成楚国势危之局,让不轨之人露出反叛之心。

而在下才能借机清除楚国内祸。

两位对于在下之说,是否还有不解之意。”

王禅分析了晋国出兵之意,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于楚国,而是在于宋国。

当然此时的宋国对于楚国也是十分重要,若晋国得宋,那以就钳制住了天子之都洛邑,可以挟一子以令诸侯,对任一列国发动攻击而有了借口。

而宋国此时正是晋楚之间的最好缓冲,楚国当然也想得到宋国之地,这样就可长期牵制晋国,甚至一步一步北上,吞食晋国,最终灭了晋国。

可宋国此时有墨翟,墨翟提倡止战非攻,十分擅长守城,所以王禅要借此机会向晋国与楚国表明,攻宋是不可行之事。

那么以宋国来牵制着晋国,纵然晋郑卫联军声势巨大,但其实却是不敢轻动一步,但此势却是王禅可以利用的外因,以外因引出内祸,这才是王禅所造之势。

而且王禅把秦与楚的关系说得十分通透,也得秦国主政之人信任,而且王禅此时已是梦魇尊主,对秦国王族有所把持。

而若晋国真的攻击楚国,那以于秦国拓展疆域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只要秦国打通中原的通道,好么秦国就能居高临下,工驱直入,攻城拔寨,甚至有机会吞灭晋国。

这正是造势而无势,时到势成之理。

叶公与申公都在深思,也是领悟着王禅的造势之说。

(远交而近攻之理,最早出现该是伍子胥提出,远交可以牵制于近攻,由鬼谷子深化,再传到后期的秦国,让秦国可以吞蚕食周边的小国,慢慢使近攻扩大到其它列国,远交的主要目的还是近攻。)

</P>

最新小说: 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诸天星主 弃子修仙录 林枫林香儿 弃婿逆袭 第一仙皇 林北辰木心月 四海烽烟录 会穿越的救世主 厄难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