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六百五十章一意孤行

第六百五十章一意孤行(2 / 2)

可以出人意料,出奇不预的反击吴王夫差的大军。

这样在兵力相当,或者是占优的情势之下,而且又是自己熟悉的越国封地之内,吴王夫差必然会大败。

这样越王勾勾践就可以解了越都之围,而且也算扳回一局,颜面之上也过得去。

可就算再好的据点,却也难比越都城高则坚的防守优势,十分冒险,而且是冒着灭国之危。

毕竟就算是巢邑有王禅的九万楚军,可若吴国大胜,甚至于杀了越王,那么楚国也不会再攻吴都了,毕竟就算攻下吴都,只要吴王及孙武回防,那么吴都还是会被吴国占据,这其中吃亏的只有越国了。

而且范蠡不仅考虑了越王的想法,也考虑了他的对手,是否会想到此时越王驻军的谋略,依孙武的带兵经验,当然也能窥视到勾践此时的想法,那么奇兵就成不了奇兵。

“范将军不愧是兵法大家,本王的谋略就是如此,而且本王已选好了驻军伏击的地方,那就是会稽山,此山是我越都北方的屏障,同时此山国史悠久。

当年禹帝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在此山。

此山也是我越国开国繁衍的重要灵脉,我若率越国大军进驻此山,可钳制夫差所率吴军,给狂妄的吴国小儿以迎头痛击,而且从山南可直入越都北方,或是绕道东门,正与将军策略相符。

只是重回越都,当在本王击溃夫差小儿之后。

那时本王击溃夫差,想来孙武纵是兵法大家,也不敢留在我越地,越都之危自解,而且本王还可以趁势追击吴军,甚至于重新攻伐吴国。

此山本王常在此地游览,得天独厚,是我越国最具福地之山,历代受禹帝庇佑,想来此次能驻此山,也将是我越国转机之地。”

越王此时还是把自己的策略说完,而且还连带着越国先祖,也是我炎黄子孙的五帝之一禹帝一起作为说辞。

(大禹就是此地之人,治水之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视为典范。

而后期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曾来此山祭拜禹帝,毕竟此山出过一帝一霸。

一霸就是指秦秋最后一霸越国,而越国最早有记载的时候,就是在夏朝之时君主少康之子无余受封于越国祭祀于禹帝,慢慢建立了越国。

所以此山于越国真的是福地,后来越王称霸之后,因为要走当年吴王夫差北上称霸之路,所以迁路琅琊,失了会稽,最后虽然是春秋最后一霸,却也因此最早被灭。)

大家都知道越国的历史,也知道禹帝于越国的尊重性,所以此时纵然有意见,也不会再语。

毕竟勾践的策略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冒险却也不失为一个反败为胜的好办法。

而且会稽山在大家心里也带着某种神秘的气息,让人不敢随意评判。

“既然王上已经决定,不如就此决议,但还需迂回进行,让夫差不明王上之意,这样才能生出奇效。”

范蠡此时虽然忧虑,可事已至此,无法改变,若要驻军于会稽山,那么也要布置好这六万大军,采取一些策略。

“好,就由范将军来领军部署,而且在整个夫差可能的通道之上,要时刻注意其行军路线,探察清楚,以便本王可以在最适应的时候袭击夫差。”

勾践此时又露出笑脸,虽然刚才经历了一次惨败,赔了整个越国水师,可却也再次燃起了他的雄心大志,并不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反而谋划着更大的谋略。

(通过如此描写,其实也把勾践此人的性情写得够清楚了,勾践谋算十分普通,可他却有一种普通人无法具备的特点,那就是败不馁,这也是几年之后他能卧薪偿胆,灭了吴国的原因之一,也是传世中不屈不饶的一种精神所在。)

“众将听令,把大军分成三股,一股带着所有辎重向北边迂回三十里,每十里减三分之一的兵力,潜回会稽山,直至全部人员进驻筷会稽山,部分不好带走的车驾辎重全部沿路丢弃,要摆出一副败军逃亡之像。

剩下两股大军,主骑兵由王上亲率,直接由此进驻会稽山中。

另一路由范某亲率,绕道东门,先与孙武之兵一战之后,会假败而逃,借机潜入会稽山。如此三路大军,全部于今夜子时必须汇聚。

夫差吴国大军,也只与我越军相差半日之途,今夜再派一小队兵甲,偷袭阻止夫差,只败不胜,把夫差主力引到会稽山据点,围而歼之。

若我军不敌则全部退守山中。”

范蠡此时已把部署大意说清,主要还是以诱敌为主,而以败像来迷惑吴国大军,也算十分诡异。

此时范蠡说完,也是看着越王勾践,毕竟范蠡虽然是越国中将军,可此次出征主帅却是越王。

“一切就依范将军之意,细节之处,你们再行商议,本王也有些困了,想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分头行动,违令者斩。”

越王勾践说完,也是顺着帅坐就斜着身躺了下去,半眯着眼。

众将一看,也都悄声的离开这临时的军帐,各自去安排部署。

只是范蠡走在外面,看着远方的会稽山,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P>

最新小说: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黄昏议长 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诸天星主 弃子修仙录 林枫林香儿 弃婿逆袭 第一仙皇 林北辰木心月 四海烽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