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鬼谷神谋 > 第六百七十六章上善若水

第六百七十六章上善若水(2 / 2)

世间之山,看似高耸,其上必无生灵,就是因为高之极,而与众相背,与道相违之理。

这道生了这宇宙苍穹,却从来不以宇宙苍穹为傲,不为己有,任其自然而为,虽然少之又少之人能明得其道,可它却并不有任何人之怨气,有若这世间之水。

当众人向上之时,它却向众人所不喜欢的低处流,这也才能形成一个循环,保得天地之间万千生灵能以存活,此实在妙不可言也。

只是师傅,那么上善如此,人又该如何,又如何评价善与恶性呢?”

“禅儿,之所以叫上善,却已是这世间之善极,所以对于世人,不必过于苛求,若能知其一二,行其一二就已足亦。

于你而言,师傅自当不必用世俗之人来规之,你听好了。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个人应该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那就是善地,何为善地,上善之若水,中善亦如此,下善亦如此,善地就是低处,低与高相生,所谓低,非是绝对之低,而是相对之低。

你若与人相处,居于善地,也就是与人谦虚,处处不敢居高,居于低位,这就是此理。

一个人的心应该体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善渊,低至于渊,上善的目的其实就是渊,世间最低之处,才能成其为海,广积四方之水,无边而无际,广阔而无垠,这所有的广阔与无垠,原因皆在于渊。

所以一个人的人心,该如深渊般一样,才能广容世间万物,才能成就广阔,若无渊之深,则不可有海之无垠,更不能与道之无限相比。

只是这渊也于人相对,对于凡夫俗子,能容身边之人,能容身边之事,也算是有道之行了。

与人相处,与人相交,与人相缘,皆在一个仁字,天地本不仁,圣人也不仁,那么既非天地,亦非圣人,那么能修得一个善仁,就已足已。

善仁者不强,善仁者不争,善仁者不以己先,这就是善仁,上善仁者以天地为本,中善仁者以国与家为本,下善仁者以群为本,不仁者无视于天地,又有若天地。

世间之人,不出上中下,却难出不仁,若出不仁,视为无仁。

与人说话,与人沟通以低为信者,低者人信者,高者人疑之。

正(通政),若是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一邦一社一家,必以善治,以低治高,以弱治强,以软致刚。

一个人行动,做事最好时机,时到势成,才是最好之机,而人若低处,时机万千,这就是动之善时。

若以上这些你都像水一样,只向往低处,向往人们不喜欢的低处,以此为道,那么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与得失,更不会有什么犹疑与不决。

一心向善,居低位,而心若渊也,与善仁,而言善信,正善治而动善时,你就可以像水一样,达到上善之境,才会几于道也。”

(最后的结论其实就是明道的要求,当你迷惑于道之不存,无影无形之时,可以以水为道,因为世间之物,水最符合于道的性,只要做到上述几点,那么你就可以“几于道也”,意思就是可以明道而飞升了。)

王禅听了,脸色十分难看,半响沉默。

“师傅,徒弟今日才知,我与明道相差甚远,连这世间之水的道理都未明白,却一直洋洋得意,自负高位,所以辜负了天赐灵婴之身,自形惭愧,实在惭愧。”

王禅从老子的道解之中明白,其实这世间之的,许许多多只是做了不说而已,就如同这水,养育了世间生灵,却从来也不会居高位而洋洋得意,反而不论是人恶人喜,皆自向低流。

也只有流低,才能聚深,才能成就广阔无垠的大海。

世间之峰纵然再高,却也不如流水之深,人纵是向往再高的位置,其实都不可能与水之深比。

相反,高必孤,而深必阔。

“今日就到此为止,师傅也乏了,今后你就以此为修,自然终能明道。”

老子说完,也是站起身来,缓缓走出,只余王禅一直在思虑着老子所说之言,这不言,就有若这深海,只是可惜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这上善若水的道理,只怕是解得其一,就洋洋得意,反而误了老子所书之言的真谛,误入歧途。

</P>

最新小说: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史上最强炼气期(炼气五千年) 金言在上 全球航海:能开挂的我为所欲为 我欲问仙:起源 两界,我的物品变异了 我的师兄太强了全本小说 系统赋我长生,我熬死了所有人 九转神体诀 这里就我一个普通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