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妥协的产物(1 / 1)




作为娱乐圈大名鼎鼎的“二张”,张维平和张一谋走到哪里肯定都是人群焦点,这点是肯定的。
哪怕是在自己的剧组。
圈子里的大小演员,见到俩人之后,谁不得给个面子喊一声张导,或者张总?
但在许鑫看来……
虽然谈不上他对张维平有什么偏见,但对他印象不是很好,这是实打实的。
但这股印象不好的点,不是在于龚丽或者是杨蜜饰演蒋婵之前那种种事情。而是基于一个最普通的点……
他觉得对方……
怎么说呢。
按照杨蜜的话来讲:
“这人,不怎么聪明。”
确实。
自家姐姐的观点可能比较极端。在她看来,影视圈和娱乐圈其实要分开来看。
影视圈大家看的是演技。
所以在诠释角色、饰演角色上面,大家只要区分演技的好坏就可以了。
什么人品人性之类的,没必要考虑。
老老实实为角色服务就行。
但在娱乐圈里,就两种人。
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不怎么聪明的蠢材。
而套用她这个模板,许鑫觉着张维平可能就是那个蠢材。
纵观他的发家史,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风口浪尖上的那只猪。”
八十年代下海经商,做房地产、航空食品以及药品代理起家。
在当年那个……商业环境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蛮荒的时代,说巧取豪夺也好,说随波逐流也罢,总之,他快速的积攒了一笔……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的财富。
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比较简单了。
他的妻子是龚丽的粉丝。
名门富商阔太太嘛,在当初那个年月,花个几万块和喜欢的女明星一起吃顿饭,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女明星也需要这种创收。
他的妻子和龚丽熟悉后,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朋友。然后连带着,龚丽带着张一谋也认识了这夫妻俩。
打那时候开始,俩人的友谊开始结缘。
然后呢,在拍完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部电影后,张一谋和龚丽分手,也导致了《有话好好说》投资方的撤资。
毕竟当初,投资方就是冲着龚丽才投资这部电影的。
但那时候俩人分手,龚丽也不演了,投资方自然而然就肯定不给钱了。
张一谋一筹莫展之际,张维平靠着这些年打拼出来的家底,投了两千来万,拍出了那部《有话好好说》。
这是俩人成为伙伴的开始。
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了,成立公司,二张合体。
张维平对张一谋的信任,让他在当初就放出了话:
“新画面就是为了一谋而存在的。有哪一天一谋退休了,这个公司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并且,对于张一谋拍戏,他是“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
显然把信任给的足足的。
于是,从《有话好好说》开始,每一部电影,都是俩人一起搞出来的。
但为什么许鑫要说他不聪明呢……
原因就是……在外人眼里,可能大家会觉得张维平完全是为了张一谋而成立电影公司的。这“不看剧本账本”的口号喊出去,就说明张一谋有着极高的创作自由。
这人可真敞亮。
但实际情况是,一切的算计也都在敞亮背后那看不见的地方。
因为张维平不是特别有钱。
可偏偏他现在又要靠电影来赚钱。
那按照一般的路数就是成立投资公司后,多点开花,投资那些具备潜力的电影,尽可能的减少赔钱的风险,步步为营。
但偏偏他没有走这条路。
而是把所有想赚钱的事情,都指望张导,指望张导拍的电影。
当然了,人家当初也喊出了那个口号,这个公司就是为了张一谋一个人开的公司,没打算用别人,也没打算指望能赚多少钱。就是哥们一起弄个事情,一谋开心就好。
可问题是……嘴上说着这么人物,从《英雄》开始,到《十面埋伏》、《黄金甲》,你都是奔着商业片去的,又是炒作又是干嘛的……期间张一谋和高仓健拍了个《千里走单骑》据说把你气的不行,觉得高仓健在耽误张一谋的时间……
这行为,可就有点又当又立了。
所以,在许鑫看来,他这人嘴里没啥实话。
其他的勾心斗角不提,你要是想赚钱,你就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别羊毛可着一个人薅。
张导的导演功底,艺术要大于商业。
在艺术片上,他的成就足以成为世界的巨人。
但商业片……虽然也不差,但真达不到艺术片的那种高度。
这不仅仅是许鑫的认知,也是张导自己亲自承认过的。
他对许鑫说过,他自己和李桉是同一种人。
俩人都是跟老黄牛一样,没什么“天赋”,只能勤勤恳恳的拍每一部电影。
而张维平呢,从《英雄》开始,也不知道是尝到甜头了还是怎么的,一直就想让张导开始转型商业片。
如果你信任你的哥们,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你干嘛要干涉他的创作思路?
如果你想赚钱,那就拿出赚钱的态度。想赚小钱,承担小风险。想赚大钱,承担大风险。
不外乎如此。
可他呢,不想承担风险,又想赚钱。最后只能什么事情都指望张导……
守小财而不想遇大风浪……
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好事?
所以,许鑫真的觉得他挺蠢的。
又穷又蠢。
兜里分儿币没有,偏偏口号喊的震天响。
当然了,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肯定不会对别人说的。
而面对走进来的张维平,他也只是放下了剧本,很客气的喊了一声:
“张总您好,冒昧打扰了。”
“哈哈哈”
张维平颇有些亲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喊哥就行。都自己人,别那么客气。”
许鑫心说你占谁便宜呢。
还哥呢……
但脸上还是谦虚而“尊敬”的神色:
“别别别,这样太不尊敬了。张老师”
他又换了个称呼。
而张维平看上去也不纠结,又拍了拍许鑫的肩膀后才对张一谋问道:
“进度怎么样?”
“还行。”
张一谋应了一声,问道:
“你下午干嘛去了?”
“几个记者想挖新闻,平常关系都不错,就在电话里接受了几个采访。不是什么大事……”
张维平摆摆手:
“这不忙完了,听到小许来了,就来看看……小许,这大老远的,怎么跑这来了?”
“来看看张导。这不,放暑假了么,来张导这学习学习。”
许鑫很谦虚的又说了一句。
“哈哈哈”
张维平笑的很爽快:
“这样啊……那晚上高低不得整一桌?一谋,怎么样?”
“别别别。”
一听他要喊着吃饭,许鑫又赶紧摇头:
“张老师,我来是来学习来了,哪能耽误剧组的拍摄进度呢。我就跟着剧组走,多看看、多学学。这种机会可太难得了,比吃饭什么的都重要……您就把我当个剧务,我跟张导手底下修行修行,就可以了。您要安排我吃饭干嘛的,反倒是把我当外人看了。”
他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不耽误剧组拍摄。
跟在张导手下当马仔。
不是来社交,不是来应酬攀关系,而是来学习的。
这话一出口,张维平也不能说什么了。
只能面露遗憾之色:
“这样啊……我还说家里来且(客人)了,这第一顿饭咋地也得招待一下呢。”
“我也不是客人啊。”
这句话说完,张维平笑着点点头:
“哈哈,也行,那自家人就不外道了……一谋,今晚还有拍摄计划么?”
一直在检查监视器里拍摄画面的张一谋点点头:
“有,估计得忙一阵。”
“嗯。”
张维平点点头,也不离开,就坐在一旁和许鑫闲聊。
没办法,许鑫也得继续和他聊。
“小许,《风声》票房今天应该过25亿了吧?”
“没有,23左右吧。估计下映的时候能到三亿……变形金刚一开,票房估计要被压缩几天。但应该还会有个反弹毕竟暑假来了嘛,好多人都是冲着变形金刚来的。《风声》应该也能被连带着票房在回升一下。”
许鑫双手接过了他递来的烟,很懂事的帮他点燃。
“这戏你们的总投资是多少?”
“四千来万。算上后期宣传什么的,四千五百万左右。”
“西影厂独资?”
“没,他们出了两千七,我出了一千八。”
这东西不是什么秘密,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许鑫也不瞒着。
“三亿的话……”
张维平算了算,点点头:
“一个多亿的纯利润,也可以了。后期的dvd什么的也是一笔钱呢。”
“嗯。”
“下一部电影呢,有计划了没?”
“暂时还没考虑呢。毕竟孩子十月底十一月初预产期……可能这两年都不动弹了吧。以家庭为主。”
他说的倒是真心话。
而张维平似乎也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结婚,媳妇已经怀孕了。
于是转换话题的同时,来了一句:
“以后咱们有机会多多合作。”
“诶,那肯定的。”
许鑫答应的相当痛快。
……
张维平在剧组待到了吃完晚上的盒饭才离开的。
不过许鑫的侧重点已经从看张导拍戏,变成了观察张沫工作了。
没办法……
这些演员的演技,他是真的看不下去。
除了倪大宏他能接受外,包括孙红镭在内,他都有些接受不了。
说句实话,他始终觉得孙红镭的演技就是没有表情的存在。
倒不是说他没有演技。
只是……他的演技需要一些特定角色的反衬。
他很适合这种深沉的角色,就比如这个张三。甚至都不需要表情,只需要他把脸色冷下来就足够了。
所以,这一下午只能说他是本色出演,但你要说有什么震撼人心之类的……没有。
所有情绪藏的很好。
但也正是因为藏的太好了,所以根本看不见……
就挺离谱的。
而其他人他就更不想评价了……
看着他们咋咋呼呼,那感觉就像是在看二人转演出一样。
又浮夸,又……别扭。
于是,他的关注点自然而然的放到了张沫身上。
凭心而论,张沫的工作水平也一般。
别说李海平了,连拍《秘密》时候的阿玮也比不了。
副导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什么?
先人一步。
导演在拍这一条的时候,你脑子里就要从自己的工作手册里,找到导演下一条戏要怎么拍,拿到了分镜头后,提前在脑子里分配布局任务。
这条戏,导演说过了,演员去做准备,而你作为副导演则应该直接指挥着工作人员或者摄影师提前落位。
以保证不会耽误拍摄的进度。
或者说更专业一点,天气因素、光线因素什么的都要考虑进去。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出来一个粗略的框架,然后交给导演去微调。
这方面……张沫做的挺差的。
她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在张一谋身边,就像是一个助理。
而这些活,通常是刘国栋来做。
许鑫不知道拍戏结束,父女俩私下里会不会沟通。
但……他觉得有些东西当面问出来会更好。
比如“这一条为什么这么拍”或者“刚才那段镜头我有些想法”之类的。
既然你不是专业的副导演,并且还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来,那就跟老师讲课一样,及时的把自己不懂的问题问出来呗。
也没有……
所以……给许鑫的感觉就是张沫有些格格不入。
但他并没吭声。
而是等晚上拍了一段倪大宏和孙红镭的戏结束,剧组收工披星戴月的打算往zy市区里走时,直接把车钥匙交给了张娇。
接着坐进了张一谋的车。
开车的司机,许鑫没见过,不认识。
所以在上车后,他并没聊其他任何关于电影方面的事情。
反倒聊起来了《风声》之后的打算:
“等《风声》下映,杨蜜那边的综艺节目也开起来后,我打算看看明年能不能考上研。”
听到这话,靠坐在椅子上的张一谋点点头:
“嗯,然后呢?”
“其他倒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在家陪孩子,开始补课,看书,考上研究生之后往博士奔呗。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我自己的剧本,酒店有打印机么?一会儿我拿给您看看,这剧本……我是奔着拿奖去的……”
“不要抱着这种心态。”
听到这话的瞬间,张一谋就摆摆手:
“主动迎合的作品,就算拿到了奖,也会显得很功利。做好自己的事情,拿不拿奖放平心态去面对。无欲则刚嘛。”
或许是因为许鑫的回答他很满意的缘故,又或者是看到这孩子很坚定的履行了和自己的约定,在《风声》之后选择了沉淀。
难得的,心情大好的张一谋开了个玩笑:
“我家里奖杯多,你要真想要,随便拿走几个。”
“……”
许鑫有些无语。
心说您老人家可真是大方。
不过,玩笑开完后,张一谋忽然来了一句:
“你觉得张沫的工作做的怎么样?我看你下午到晚上一直盯着她来着。”
坐在后排的张沫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很好啊。”
许鑫的回答几乎没什么犹豫:
“沫姐和您挺默契的,是吧?”
最后他是回头对张沫说的。
但说完之后,又来了一句:
“沫姐,您一会儿打算干嘛?”
“……”
张沫想了想,说道:
“休息一下,写一些总结心得。”
“这样啊……”
许鑫点点头:
“还别说,好莱坞那边还是比较讲究个人能力的。”
说完便笑着对张沫点点头:
“咱们这边的习惯,一般副导演都是要和导演对接一下第二天的工作。讲究团队配合一些……”
他这话其实纯粹是在放屁。
也可以说是帮张沫开脱了一下。
因为……那些总结什么的,不是一个副导演该做的工作。
你一个副导演,别人都休息了,你肯定是最后休息的。不提前和导演沟通完拍摄计划,然后提前做好和各部门的沟通……你去写总结?
那明天呢?
所有活现场攒?
要不要光替?
要不要跟摄影师沟通镜头?
难不成让摄影师明天自己来找导演询问机位怎么假设,都需要什么设备,明天要拍的镜头到底是摇臂呢,还是近景巴拉巴拉……
这些都是副导演的活。
你什么都不做,就去写个人总结?
但这话要是直接怼脸上,大家面子都不好看。
所以许鑫找了一个虽然拙劣,但却足够结实的台阶,让张沫走下来。
同时也提醒着她:做你的本职工作。
果不其然,张沫愣了一下……
想了想,对张一谋问道:
“爸,那我一会儿……去找一下刘哥?”
谁知张一谋却摆摆手:
“不用,你要想做可以试着先写一下你觉得明天该做什么的工作计划。写完了拿给我来看看。”
“嗯,好。”
张沫应了一声:
“那一会儿我写好了拿给您。”
“嗯。”
一路无话。
……
到了酒店,张娇就去开房间了。
而张一谋却指着门口说道:
“那边有一家牛肉小饭,是这边的特色美食。你弄两碗,然后来我房间找我。”
“嗯,好。”
许鑫点点头:
“还吃别的不?”
“不吃了。”
“嗯。沫姐您呢?”
“我不吃了,得保持身材……”
“哈哈,这有什么的,万一饿了呢。”
许鑫应了一声,直接往酒店外面走。
牛肉小饭许鑫一开始还以为是那种米饭、卤牛肉之类的。但其实不是,是一种……看着跟胡辣汤似的一碗汤,里面是放着那种……特别特别小,跟臊子一样的面条切丁的玩意。
像饭,但却是面疙瘩。
许鑫瞬间就来了兴许。
这面……看着可不孬。
他要了四大碗,打算一会儿给张娇也投个食。
然后又打包了俩凉菜。
提着袋子往回走。
走到了酒店大堂把其中一份递给了张娇:
“给,宵夜。”
“我不要!不不不!我真不吃!……啊?好香!这是啥?……哎呀不不不……”
“……”
看着她满脸口嫌体正直的德行,许鑫翻了个白眼:
“我可和你说好,这一碗疙瘩汤,可是西北边塞几千年的文化饮髓。你吃的不是面,长的也不是肉……”
“……那是什么?”
“是这座千年重镇的历史与底蕴。”
“……”
嗯,为了张掖的历史与底蕴。
得好好尝尝。
……
套间沙发茶几前。
两碗牛肉小饭,两份凉菜。
没啤酒。
许鑫拿着勺,一勺一勺的舀着里面的面疙瘩,点点头:
“这东西适合早上吃吧?早上热乎乎的来一碗,可太舒服了。”
张一谋点点头,比起许鑫的风卷残云,他倒是吃的不紧不慢。
一边吃,一边问道:
“准备在这边待几天?”
“不知道呢,张武导演那边给找了个主持人,杨蜜那边打算看看,要是行,我就7月初回去。要是不行,可能明后天就得走。”
张一谋听到这话,微微点头:
“嗯,该忙就去忙。其实也不用特别跑这边一趟……我本来也打算你要是开新戏的时候,让沫沫去你剧组里跟着的。”
“来呗。”
许鑫直接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的。”
而张一谋又舀了一勺小饭后,这时候才说道:
“《三枪》的剧本看完了,什么感想?”
“……”
他不提这个还好。
提起来……许鑫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因为他心口有些堵。
并且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想了想,他说道:
“我……没看懂。”
“科恩兄弟的《血迷宫》,看过么?”
“没。”
“回头你可以看看,这是翻拍的。”
“……?”
许鑫是真的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了张导的意思:
“《三枪》翻拍的《血迷宫》?……外国片子?”
“对。只不过,《血迷宫》是一个很严肃的惊悚题材电影。甚至说有些沉闷都不过分,也更血腥一些。”
“……所以您添加了一些搞笑元素?”
说完,他又追加了一句:
“走荒诞喜剧的风格?”
“嗯。但不是我定的。”
张一谋摆摆手:
“我的本意就是把这个故事翻拍一下,原封不动的那种。”
“……?”
听到这话,许鑫更疑惑了。
虽然他没看过血迷宫,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精彩不精彩。
但想来能被张导看上,肯定这电影是不简单的。
可问题是……
“您怎么想着翻拍了?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如果是这样还能说得通。
毕竟……纯粹的翻拍,虽然翻拍的导演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整体而言,就艺术性来讲,导演能发挥的东西很少。
因为导演的思路无法逃脱故事的框架结构。
就算添加或者删减,按无非也就是个补锅匠。
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找补而已。
张导去给别人翻拍电影?
除了对这个故事爱到不行,那真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但问题是……
这剧本……真的好烂啊!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咱老许的艺术“造脂”不到家,看不懂这一堆脂肪填充下的东西内核。
但……
许鑫真不信自己连这种……对一个剧本好坏的评判能力都丧失了的情况,发生在自己……乃至张导身上。
就很奇怪。
而听到这话,张一谋没直接回答,反倒是指了指卧室:
“桌子上有着一个黑色封皮的文件夹,你拿过来。”
“哦,好。”
许鑫应了一声,起身进了张一谋的卧室。
在桌子上一堆堆叠的文件里找到了唯一黑色的文件夹后,一边拿出来,一边展开看了一眼。
一行字映入眼帘:
“《金陵十三钗》”
他一愣。
就听张一谋说道:
“这个,是我原本打算拍的故事。不过……剧本还不算成熟,打算再磨一磨的。”
“那这《三枪》是啥?”
许鑫忍不住问道。
而面对这个问题,张一谋只是耸耸肩:
“妥协的产物罢了。”
“……”
妥协?
向谁?
许鑫愈发不解。
能让张导妥协?
好大的面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厄难天书 都市衰神 诸天:从火影开始签到 辛月娘 酆都招抚使 相思有毒 执枪扫天涯 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 威震八方叶凡 飞刀弱?可知小李飞刀,例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