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国士 > 第二十四章 阴差阳错 (下)

第二十四章 阴差阳错 (下)(1 / 2)

“郑卿,朕知你才能过人,名满京师,但这里可是云台殿,国府重地,不是调侃戏言之所啊!”

“若十日之内不能查清此案,臣任凭陛下处置。”

“实在太好了!卿若果能办到,那闷堵在朕胸中多年之块垒,便可一次浇除了。朕方能真正腾出手来,振兴大汉,造福黎民百姓。”

“此外,臣还需拜访一下有关证人,以核实其当年证言。”

“朕即刻下诏,授给你专查专办之权。这十日内,井然就不要做其它事了,配合郑卿查案;如有需要,可随时征调洛阳府鼎力协助!”

“臣知身负陛下所寄予之重托与厚望,定当鞠躬尽瘁,竭尽所能。此外,此事关系陛下满盘布局,牵一发而动全身,自会严守机密;若需京师公府协助,臣将提前奏报陛下批准。如无它事,臣请求先行告退。”郑异道。

“十日之期!”明帝提醒道,“郑卿,千万不要忘记了!”

“臣记下了!”

这一番对话,让明帝连日来的愁绪一扫而空,立时觉得郑异明净清新,恍若春柳初绿,大汉的江山亦如朝霞般冉冉升起,顷刻之间便现出耀眼的光明,充满着希望!

井然随着郑异退出云台殿,外面已阴云密布,下起雨来。

二人疾步走入旁侧长廊,井然看四下无人,悄声抱怨道:“十日,太托大了!”

郑异似乎没有听见,望着越来越大的雨滴,落到廊檐上不时迸出的朵朵水花。半晌后,方才答非所问道:“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京师已是太久没有雨水了!”

“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且问你,答应陛下的那十日之诺,你究竟根据什么?凡事都有个万一,即便能够办到,也应该在陛下面前多加上些日子,以便留有回旋余地。”

郑异一惊,顿足捶胸,道:“我怎竟没想到这一层?适才,你应该早点提醒我呀!事到如今,真若出个万一,那如何是好?”

井然急道:“适才我是想提醒你,但为时已晚,你已在陛下面前满口应允。此刻木已成舟,如之奈何?”

“那井兄可否回云台殿去,再去找陛下替我求个情,请他多宽限些时日?”

“此刻陛下正期望满怀,我独自去只怕不妥,还是咱们一起去吧!再者,要宽限多久,我心中也没谱”

“上次,陛下就拂袖而去;此番,片刻之间,我就回去食言反悔,岂不是再次激怒陛下?若二罪归一,只怕性命难保!还是井兄,独自回去替我求个情吧!”

“此话倒也在理。”井然踌躇道,“只是如何圆谎,却是大伤脑筋。”

“井兄常在陛下身旁服伺左右,自是深知他的心意,把满腹所藏的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之词,倒出来几个让他服下,先令其吐出怒气;再施溜须拍马之才,展投其所好之能,让陛下舒坦受用,此事不就过去了?至于延长多久嘛,三年不少,五年不多,你可见机行事!”

井然此刻才明白郑异原在拿自己取笑,正色道:

“此等大事,岂同儿戏,竟还有心思逗趣?那梁松,正如陛下所说,身为太仆,又是先帝遗诏辅政大臣,还是皇亲国戚,案情真假难辨,盘根错节,宣德殿下满座能吏,却无断察此疑狱之人,故此才积压如此之久;你我都刚入阙廷不久,仅凭一己之力,不免势单力薄。陛下主动提出让洛阳府相助,你又为何推辞不用?”

郑异笑道:“放眼阙廷,能得我信任者,唯兄台一人。只要有你相助,这就足矣!”

“可十日……”井然刚说个开头,却见前方长廊远端,有一干人从雨中急急忙忙趋步入内。

为首之人仪态万方,举止雍容,却又是关雎公主。

井然连忙向郑异递个眼色,恢复正态。

郑异放缓脚步,走到井然身后。

未等井然回头继续再言,那关雎公主一行已到面前,身上俱都湿漉漉的。他忙上前恭身道:“参见公主!”

“免礼,你身后藏有何人?”关雎问道。

井然回头一看,身后郑异人已不见,心中纳闷,再一回头,他又已在自己身前,正在恭身施礼:“郑异参见公主!”

公主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他,避而不答,恍若未见与未闻,径直向井然道:“井大夫,陛下可还在殿内?”似乎眼中压根就没有郑异这个人的存在。

“在!”

“身旁都有何人?”

“臣等出殿时,他尚独自一人!”

关雎公主闻言,趋步前行,随从宫女紧紧跟随。

井然躬身目送公主淡出视野,一转身,却见郑异早已径直遥遥出得长廊尽头,连忙疾步追了过去,道:

“为何如此匆忙,不怕在公主面前失了礼数?”

“郑某眼中倒是有公主,可她目中可有郑某?既然目中无人,那又何谈礼数?”

关雎公主随着黄门官进入云台殿,见到明帝,倒身下拜。

明帝忙命免礼,道:“冒着如此大雨,前来见朕,有何急事吗?”

关雎公主道:“陛下与太后从严执法,赐死主犯阴枫及其从犯窦勋、窦宣兄弟,蠡懿在天之灵得以安慰,臣妹特地前来道谢!”

“哪里话来!”明帝道,“她是你之妹,莫非就不是朕的御妹吗?你又是何人,不也是朕的御妹吗?如此多礼,反倒让朕无地自容了!”

“臣妹原以为尽管太后深明大义,言之凿凿要依律行事,但陛下素来温仁多恕,念及兄弟之情,最多令阴枫回家自醒,以此为戒,勿要再为害无辜,仅此而已!”关雎抬头望着明帝,道:

“实在没有想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陛下就大义灭亲,竟将凶犯正法,心中充满感激。他日若能有用到小妹之处,赴汤蹈火,一定在所不辞!”

“兄妹之间,何出此言?你呀,照顾好自己,朕也就放心了。”明帝笑道,“父皇临终之前,一再叮嘱,众公主之中,唯独你尚未出嫁,务必要尽心给你择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婿。目前,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