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贞观二十三年

第五百一十二章 贞观二十三年(1 / 1)




当出皇宫的时候,李妤的神色有一些低迷,就好像遇到纠结的事情样。和她一起长大的姬润怎会不明白她应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不过他没问,她要是想说,不用问也会说。但要是不想说,那就是问了也白问。
“夫君!”
叫出这两个字她还是有些不自然,以前都是叫姬润名字,或者叫他乳名的。现在却叫夫君,她还是有些不习惯!
“怎么了?”
摸了摸李妤的头,姬润笑道:“可是娘娘给你说了什么?”
李妤瞪大眼睛,好似在说你怎么知道?
“没什么难猜的。”
“你我只见的婚事本身就参杂了许多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你生在帝王家,在享受这个身份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必然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自嘲道:“我也一样,从懂事那刻起,母亲就告诉我是姬氏的嫡长子,将来要继承爹的一切。”
“我也问过父亲,你猜他怎么说?”
李妤满眼好奇,在他看来公公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惹,他的话必定能给自己带来启发。
“爹说我现在所享受的,和所有的资源都是别人奋斗十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有人穷极一生却连我的都达不到。”
“而我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不需要经过努力就能获得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读书环境,最好的人脉,且从来不必为钱财发愁!”
李妤呆呆地看着夫君,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学什么。
是啊,他从来没有为钱财发愁过。不管是在东宫还是姬氏,他从来都不会想这些事情。是什么时候他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的?
“有人穷极一生想要到达长安,但有些人却生在长安。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我们享受这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东西,那必然也付出一些代价。”
他回头拉住妻子的手,笑道:“但至少我们是幸福的,这就足够了!”
“不是吗?”
李妤狠狠地点点头,反握住丈夫的手,道:“走,我们回家!”
夕阳的金黄色照在两人身上,就像是在祝愿这一对爱人走到永远
“是啊,至少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李世民也紧紧握住长孙的手,喃喃道:“这就足够了!”

半年后,姬氏二公子姬泽大婚。
相比于他大哥时满城皆知,作为姬氏二公子的姬泽就低调了许多。只是邀请了一些亲近的人家,就是有人送礼,也都回绝了。
姬润的婚礼要说是政治上的联姻,那姬泽的婚礼就显得纯粹了许多。他娶的是自己喜欢的女子,这就比大多数人幸运的多了。
三日回门之后,他们南下的事就摆上了日程。
这日姬松叫来两人,并且将他大哥姬润和嫂子李妤也都叫来了。
“今日叫你们来就是要将一些事情说清楚,省的今后出现麻烦。到时候为了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闹的家族不宁!”
姬松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子梁!”
“孩儿在!”
姬润连忙上前道
点了点头,他开口道:“你是家里的长子,也是弟弟妹妹的大哥。爵位由你继承者点就不用说了!”
“你弟弟过段时间就会南下建立姬氏分宗,从此往后,除了祭祖,他将彻底和好畤姬氏分割。”
他看了眼一言不发的李妤,道:“这是早年就定下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等等!”
但就在这时李妤突然站起来说道。这让一直低头的武媚目光一闪,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姬松却不以为意,只是看了眼她就点了点头,示意她说。
“爹,我和夫君商量好了,郕国公的爵位将来由泽弟继承,我们只要好畤候的爵位就行了。”
说完他拉着姬润朝姬松跪下道:“还请爹成全!”
姬松端着茶水的手一顿,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夫妻二人。
“其来吧,有什么话坐下说。咱们家里没那么多规矩!”
李妤和姬润对视一眼,就站了起来,坐会位子。但武媚和姬泽就不一样了,只见姬泽站起来大声道:“我不要”
“闭嘴!”
姬润怒喝一声,道:“我和爹说话这里哪有你插嘴的地方。回去好好坐着!”
武媚也拉了拉丈夫,小声道:“夫君,你先坐下!”
“但”
“坐下!”
武媚一掀眉头,姬泽顿时没了脾气!
看到弟弟终于安生了,李妤继续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禀报的父王和皇爷爷,他们说一切都又我做主。”
姬松终于出声了。
“好好好!”
“妤儿能有此心为父甚是欣慰!”
说实话,他确实有些意外。郕国公的爵位算是姬氏最为正统的爵位,姬氏源自周王朝的郕侯国,郕这个字早已渗透进了姬氏的骨血里。
虽然没有与国同休的好畤候爵位尊贵,但却代表着姬氏族内的地位,非同小可!
“你们想好了?今日一旦定下,以后想要反悔可来不及了?”
姬松最后问道。
“决定了,还请父亲成全!”
俩人在次拜道!
姬松怔怔看了俩人许久,叹道:“你们有心了!”
“子疏,你怎么看?”
子疏是他给姬泽取的字,《诗·周颂》:其耕泽泽。希望这孩子能像山间的小泽一般滋润一方水土!
“爹,我”
“谢谢爹,谢谢大哥大嫂!”
武媚打断丈夫的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上前说道。
看着被拿捏的死死的儿子,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位弟子可不是省油的等,不然也不会创下后来那么大事业。
中原自古唯一一位名正言顺的女帝,岂是了了?
“那就行了,既然你们都没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今后谁也不许在此事上发生龌龊,不然家法伺候!”
“是,父亲!”

“你放开我!”
姬泽愤愤地甩开妻子的手,怒道:“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这爵位本来就是大哥的,我凭什么继承?”
“不行,这事我不同意!”
武媚闻言眉头一掀,道:“这事是你不同意就能行的?你真以为这件事就那么简单?”
“你也不想想,相比于好畤候的爵位,这郕国公的爵位又算得了什么?”
“对,在姬氏看来确实很重要,但在皇家眼中屁都不是!”
“大嫂这是担心今后发生意外,现在直接将此事定死啊!”
姬泽愣愣地看着妻子,好像不认识一般。
“大嫂她”
横了傻丈夫一眼,没好气道:“皇宫中出来的人岂是简单的?她这是担心到时候有人跟他抢好畤候的位子啊,我的傻夫君!”
“不可能的,大哥不会这么做的”
姬泽还是不相信大哥会这样做?那把他当什么了?
武媚叹了口气,夫君什么都好,但就是把人心看的太浅了。与国同休的好畤候啊,就是一个王爵都不要。
只要大唐还在,这个爵位就会一直存在,哪怕将来主家出现意外,也会选取姬氏子弟继承这个爵位。
这就是与国同休的好处!
“我们要是不要郕国公的爵位,你让大嫂怎么想?难道你对好畤候的爵位有念想不成?”
怎么可能?
姬泽瞪大眼睛道。
“那不就得了?这爵位你就好好拿着就是,这恐怕也是宫中那位的意思!况且爹都同意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我”
姬泽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所以,只有我们接受了,大嫂才会放心。这件事估计也不是大哥的意思,没看他今日的表现有些异常吗?”
姬泽一愣,随即想到大哥对自己发火的样子,顿时有些明白了。
“你是说大哥想将这件事自个替大嫂扛了?”
武媚惊奇地看着丈夫,道:“哟,不傻么?这都看出来了?”
“不错,不错!”
听到这话,姬泽脸都黑了,威胁道:“再敢说我傻,看我今晚怎么收拾你?还真治不了你了?到时候别求饶就行”
“啊!”
姬泽勐地跳开,看着手臂上的紫青,怒道:“你疯了?”
“呸,你才疯了呢?再胡说今晚就别上老娘床了。哼!”
姬泽立马就蔫了,连忙上前哄道:“这不是开玩笑吗?怎么还生气了?”
“我就生气,就生气怎么了?”
但武媚却不吃这套,这下让他抓瞎了。
他眼珠子一转,为了不被赶出门外,在妻子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武媚瞬间脸都红到脖子了。
没好气地打了丈夫一下,道:“呸,我才不呢!”
说完就红着脸跑了。
但姬泽何等了解她?于是嘿嘿一笑,很是期待今晚的事情
当晚上的时候他将今日发生的事情给妻子说万后,攸宁叹了口气道:“这样也好,省的将来出现龌龊。”
他紧紧地靠在丈夫胸膛,喃喃道:“有时候妾身就像,要是当初留在姜家坳一辈多好?没有了这些是是非非,也不用每日体现吊胆”
“好了,睡吧,一切都有为夫在,不会有事的。乖,睡吧!”
“嗯”

月余后,姬泽带着妻子武媚启程去了明州。按照他们意思现在明州待一段时间,最后会去宣州落户,那里更适合他们。
是没有多问,孩子们都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由他们去闯吧。就算将来不成,还有他不是?总会有办法的。
从这日开始,姬松显得越加沉默,也更加稳重了。身上的威严与日俱增,就算是程咬金,李靖等人都不敢忽视!
魏征走了,这些他地关门弟子谢琳亲自上门告知的。
他去看了下,也帮着魏叔玉接待了下客人,第三日就离开了。
魏征的走对皇帝打击很大,这面人镜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人。当镜子离开后,他还会远吗?
贞观二十三年,秋,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皇帝下旨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随后噩耗不断传来,先是房玄龄隐疾爆发,不能理事。再是杜如晦心疾发作,要不是姬松姬氏感到,怕是当场就完了。
贞观二十三年,这是历史上李世民在位的最后一年。
姬松的到来改变的很多事情,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原本贞观十七年去世的魏征活生生地活到了贞观二十三年。还有房玄龄,杜如晦,也都早早离去,但现在他们还活着。
李承乾本该早已因为造反流放岭南,最后忧郁而死。但现在太却是监国太子。
李世民应该在这一年死去,高句丽之战的失败,以及长期嗑药的毒性发作,让他早早死去。不过现在虽然身体还是不好,但看样子还能活一些年。
长孙现在身体也不错,近些年袭击更是再也没出现过,活的越来越建康了。
朝堂上就是这样,旧的人下去,新的人上来。房杜二人留下的位子很快就被人替代了。
萧禹,长孙无忌,温彦博,谢廉入麒麟阁理事。
就连顾延之也因此官升一级,为户部尚书。
姬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在处理完军中的革新后,他就将经历放在了陆军学院上。没事拉着几个还在世的老将去给大家上上课,或者制定一系列的演戏,尽快让大家成长起来!
现在的大唐很危险,新生代的大将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辈的人就死的差不多了。现在连薛万彻这样的憨货都成了大将军,十六卫之一的骁骑卫大将军!
为了刺激下学院们,他更是拉着皇帝去了好几次。至于效果嘛,那当然是杠杠的,那些个学院别提多卖力了。
没事就在姬松身边晃悠,旁敲侧击地询问皇帝什么时候来?
二话不说,直接就给轰了出去。皇帝的行踪也是你们该打听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要刺王杀驾呢!
这些人中确实有不少好苗子。
比如河东裴氏子弟裴行俭,渤海高氏高侃,安东都督府的黑齿长之,突厥人契必何力等人都是其中佼佼者。
哦不,还有一人。
那就是郕国公之子,姬润姬子梁了。
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得到皇帝同意就去学院,整日和那些疆良混在一起。
这小子武艺那是没的说,在漠北也待了三年,战场上的功夫不必人差。加上都是军中的人,很快就打成一片!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