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黄巾张狂 > 第4节 刘虞心在帝

第4节 刘虞心在帝(2 / 2)

至于刘虞,他虽然也是汉室宗亲,却连一个王爵都不是,从血缘上来说,天下至少有几百上千号汉室宗亲,比他与前任灵帝的血缘关系更加亲近。按照大汉的宗法,要找一个取代幼天子的人,天下间还有一堆的刘姓王侯可以找,怎么也轮不到刘虞。

所以,刘虞当时果断拒绝了袁绍的提议。为了避嫌,他甚至不得不缩在幽州,绝不南下半步,以示自己无意天下。这种情形,多半本就在袁绍的预料之中。没有刘虞这个权高望重的威胁,袁绍这才得以顺利的成为整个北方关东联军的主心骨。

不过,时过境迁。现在的天子既然落入韩遂马腾之流手中,那就算是自行丧失了朝廷的威仪。没有人还会死抱着一个被贼党操纵的天子。如此一来,推举刘虞做天子之事,还真是不见得做不到。

只要刘虞心里想要做天子,以袁绍如今在天下士人间的地位,还有刘虞在几十年里累积起来的崇高声望,至少在黄河以北的州郡大吏,不会有哪个会对此公开表示反对。

至于袁绍为什么会突然又推举刘虞作天子?

那恐怕真的要问袁绍自己才明白。反正公孙瓒和刘备,都无法理解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刘幽州要做天子,和断俺们的粮,又有什么联系?”

张飞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而这句话,让刘备心里豁然开朗。

“刘幽州要是有心做天子,当然不会在意冀州一地了。他要想得到袁绍的全力推举,就必须给袁绍一些实际的好处。”

关靖的解释,与刘备心里的想法一模一样。

“还有,主公虽然是刘幽州的故吏,毕竟与刘幽州志向不同。刘幽州若是要做天子,以主公对大汉的一片忠心,必然不肯同意。以某家之见,刘幽州虽然拒绝袁绍之举,心里却已经有了想法。他不先将主公这等大汉的忠臣打压拉拢为己用,可不会有胆子公然称帝。”

关靖这番解释,当然不会全是真话。其实,以公孙瓒的桀骜性子,早就因为双方在对待北地杂胡态度上的不同,而闹得极为僵硬。据说刘虞对公孙瓒的恼火程度,已经到了曾经想要直接趁公孙瓒到蓟县述职的机会,直接斩杀公孙瓒。

公孙瓒到目前为止,依然肯乖乖的听从刘虞的调动命令,除了迫于刘虞的钱粮补给压力外,还是碍于自己是刘虞的故吏,不敢坏了当世的规矩。

按照汉时的公认,被举荐的官吏,应当视举荐者为恩主,入仕以后,需要尽量与举荐者保持一致的政治态度。而那些被举荐提拔的官吏,即使以后官位超过了举荐人,也不得对举荐人表示无礼。若是没有这等好处,那些个朝廷重臣,为什么要出一份大力气,将别人举荐入朝呢?

像董卓,为什么在士人的眼中名声如此之坏呢?

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身为袁氏的半个故吏,居然胆敢杀害袁氏家主袁隗!

可以说,这等行径,是在挑战百余年以来大汉的政治传统,是在挑衅全天下的士人。士人们若不能将董卓这等无主无君的狂徒打入泥底,永世不得翻身,以后还如何维系这一套举主与被举荐者的关系模式?

正因为如此,公孙瓒若敢主动进攻刘虞,别的不说,只怕他目前的部下,就会有不少人理直气壮的,公开起来反对公孙瓒。这叫做“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当然,如果刘虞胆敢公然称帝,按照大汉的政治传统,这就是“成王败寇”的时候了。此时公孙瓒只要旗帜鲜明的表示拥护长安天子,反对刘虞称帝,立刻就能够获得大义上的名分,可以理直气壮的起兵讨伐刘虞。这时候,世人也会因为公孙瓒维护的是天子权威,自动忽略公孙瓒对自己的恩主反戈相向的恶行。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绕得刘备和张飞晕头转向。简而言之就是,刘虞想要称帝,就必须先想办法让公孙瓒同意,或者干脆消灭公孙瓒。而断公孙瓒的粮,就是刘虞对公孙瓒大军的直接削弱。

公孙瓒手中无粮,要么乖乖的撤回幽州,解散大军,听从刘虞的发落;要么就赶紧趁军粮完全枯竭之前,先击败袁绍军,以从冀州收刮到的军粮为食。前者,意味着公孙瓒对刘虞的屈服。而后者,则是一件极为难以做到的事情。袁绍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家伙,就算是当年的董卓,也不曾占据过袁绍防守的城池。

等刘备理解完这些有的没的,公孙瓒已经站起身来,在大帐中踱了两步,毅然对刘备说道:

“玄德,这一战,便是我等在冀州的最后一战。无论胜败,你都带着部曲去平原上任。”

刘备一怔,立刻听懂了公孙瓒话语里的意思。这是在给刘备预备一条后路,免得刘备帮了公孙瓒这么多年,结果却一无所获。由此看来,在幽州牧刘虞给予的压力下,公孙瓒对自己未来的前途,也是心怀悲观啊……

“大兄!”

“不必多说,我意已决。你若是真的想要帮我,就好好的打完明日一战!”

感谢“风飘衣”书友的月票。公孙瓒与袁绍的大战即将展开,最后的战斗结局,将会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当然,是笔者以为大家预想不到而已。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在书评区猜一猜。当然,猜对了也没有奖励——谁叫你剧透的orz。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