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厚照大明 > 第19章主动请缨

第19章主动请缨(1 / 1)


朱厚照郑重其事地道:“儿臣亦不想此事发生,惟望自己弄错了。”
“倪卿家仅为晕厥,况太医院亦未提及为何病症,断不至于如此吧……”弘治皇帝随即摇了摇头。
“父皇,着人至太医院一问便知。”朱厚照没与弘治皇帝争辩,轻声说道。
“朕是关心则乱。萧敬,遣人探明情况后速速报来。”弘治皇帝颌了颌首。
说到后半句,他已扭头望向站在不远处的萧敬。
萧敬躬身领命,随即步至武英殿另一侧,拉着一名宦官,在其耳边低声诉说了一番。
那名宦官连连点头,未几,急匆匆离开了大殿。
“父皇,万一不幸真被儿臣言中……”朱厚照又道。
“皇儿,你想说甚么?”弘治皇帝一愕。
“儿臣的意思是,若事真不可挽回,那何人接任天官之职?”
天官为吏部尚书的别称。
弘治皇帝眉头紧皱,少顷才道:“如今为时尚早。”
“父皇,礼记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朱厚照之所以让弘治皇帝及早打算,皆因按他上一世的史书所载,倪岳正是因病而逝。
如今倪岳似乎更严重,不仅提前发病,而且病症多半为急性心肌梗塞,当下并无有效的救治之法,那么“不治”应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待太医院传回消息,再议吧……”弘治皇帝轻轻叹了口气。
朱厚照没有再纠结下去,武英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太医院在皇城东南方,即使由午门起,一来一回也有七八里的路程,消息一时半会是传不回来。
过得片刻,朱厚照出言打破了殿内的沉寂:“父皇,北虏如此猖獗,屡犯我大明边陲,难道仅凭保国公所率的征虏军,就足以应对么?”
他口风一转,把话题扯到了边患上。
“征虏军乃我大明精锐所在,要不然,上月怎会有胜仗?”弘治皇帝回应道。
对于那场所谓的“胜仗”,朱厚照自是嗤之以鼻的。
堂堂十万大军前去剿敌,最终仅斩首三级而回,而仅凭那场所谓的“胜仗”,保国公朱晖竟然上奏疏为一万多人请功。
更离谱的是,弘治皇帝居然真如其所愿一一赏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保国公朱晖攻击的明显不是虏寇的主力,多半是有意选个软柿子去捏。若为真正的达延汗骑兵,他早已躲得远远,那里还敢迎上去?
“父皇,正如马先生所言,儿臣亦以为虏寇狡诈之极,不可不防。西北长达近一个月的宁静断不会是好事。”
“为何不是好事?”弘治皇帝轻瞪他一眼。
“此乃风雨前之宁静。儿臣的担忧甚于马先生,以虏寇的狡黠,这数日或许已侵入我明边地大肆掳掠。”
“危言耸听……”
“父皇,虏寇长居塞外,生活素来苦困,无时不刻窥伺我大明。如今宁夏等地均入秋,麦豆已熟、牛羊亦肥。”朱厚照一一道来。
“那又如何?”
“虏寇必然趁此机会,暗择我兵力薄弱之地,毁边墙而入,一为掳掠粮食牛羊,准备过冬;二为报上月被袭之恨。”
弘治皇帝顿时沉吟起来。
---
翌日,闰七月十四,卯时三刻。
文武百官刚在奉天门前山呼万岁完毕,一道声音自午门方向隐隐传来:“报,宁夏加急奏疏……”
行礼完毕的众朝臣却置若罔闻,分列东西两班,微低着头缓缓站好。
弘治皇帝抬头往午门方向望了过去。
朱厚照听得却是一愕,奏疏?各地奏疏不是先经通政使司?为何会直接上呈?
但一想到奏疏来自宁夏,他心中已是五味杂陈,是西北边事?那场惨败?
只见一名校尉越过金水桥,沿着御道狂奔而来,未几已至丹墀前,伏跪在地叩首后,双手举起一封文书,气喘吁吁地道:“启……启禀……皇上,宁夏……加急……奏疏……”
对这校尉突兀而来,弘治皇帝居然没有任何责罚之意,反令其平身。
少顷,弘治皇帝望向萧敬,道:“萧敬去将奏疏取来。”
萧敬三步并作两步走下丹墀,接过那校尉手中的奏疏,那校尉躬身行礼后也就退去了。
未几,萧敬回到“金台”前面,躬身正要将手中的奏疏呈上,弘治皇帝却沉声道:“念……”
萧敬没有丝毫犹豫,退到一旁,斜对着弘治皇帝站立。
拆开封口,将文书一抽而出,略一浏览,便念道:“臣宁夏巡抚都御史王珣、臣宁夏镇守中官张僴、臣宁夏总兵郭鍧谨奏:
闰七月乙酉,虏寇达延汗,率兵于花马池拆毁我边墙,入我关中掳掠……”
弘治皇帝嘴角不由得一扯,扭头望了望站于“金台”左侧的朱厚照,心中惊愕不已。
虏寇果真掳掠我边地,昨日太医院更将倪卿家之病症诊断为真心痛,至今生死未卜,此二事均如皇儿所言……
朱厚照毫无所觉,面色沉寂如水,侧耳聆听萧敬读着那奏疏。
文武百官对军情亦震惊,几乎全都屏息。
“臣等闻虏寇来袭,虽本镇士卒不及延绥三成,然镇巡众官仍协谋定下御虏之略。
总兵官郭鍧、副总兵傅钊、右参将马隆及左参将左方依略率兵迎击,分兵御虏于盐池等处。
先后斩贼首五级,捕获战马五十九,追回被掠生民十二、驼马牛羊二百余……”
听到这里,弘治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双掌轻轻击了击,道:“好,打得好……”
丹墀之下,立于武官首班的泰宁侯陈璇,此刻亦是一脸喜色,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多半与这消息有关。
英国公张懋暗哼一声,居然让你陈璇这只瞎猫逮住了死耗子。
听得奏疏竟然是报捷的,朱厚照心中疑惑顿起。
兵备荒废、疏于操练的明军也敢主动出击,而且还能斩贼首五级?达延汗何时变得这般孱弱了?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在他心思百转之时,萧敬已继续读道:“惜保国公所率征虏军因路遥不能援。宁夏左屯卫指挥使王泰身先士卒、奋勇杀贼,然虏贼势大,不幸死于锋镝。是役,我官军阵亡二十,重伤三十二……”
弘治皇帝笑意为之一消,眉头随即紧皱,仅杀敌五人,己军已死伤数十?
“臣等请赏赐有功者,以壮军威。尤指挥使王泰忠勇可嘉,请遣官致祭及厚恤其家眷,凡阵亡阵伤之士卒,乞一并抚恤。
伏乞圣裁,谨具奏闻,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初十。”
萧敬一读完便低着头,双手将奏疏举起,递给弘治皇帝。
“边军士卒大挫虏寇,自应嘉奖,而伤亡之员,更应抚恤,以激励我军之士气。徐卿家,你率内阁先拟个嘉奖抚恤的章程吧。”
弘治皇帝接过奏疏,慢慢站起来,沉着脸望向文官班前列的徐溥。
徐溥自昨日开始已没再休沐,听得弘治皇帝之言,马上出班躬身领命。
弘治皇帝举起手中的奏疏,双目扫视着文武百官:“虏寇掳掠宁夏之时,征虏军究竟驻扎何处,因何不能及时支援?如提前探知虏寇之行踪,与镇守官军联手击之,虏贼岂不重创?”
“吾皇圣明……”众臣纷纷称颂起来。
“朕若圣明,就不会让虏寇这般虐杀我子民,还来去自如,简直视我大明军士如无物……”弘治皇帝沉着脸,轻轻一叹。
丹墀之下的群臣听得,不约而同跪拜在地,口中纷纷说道:
“臣惶恐……”
“臣有罪……”
“臣万死……”
弘治皇帝又轻叹了声:“万方有罪,责在朕躬。都起来吧,今日加开午朝,好好议一议御寇安边……”
群臣谢恩重新站起之时,弘治皇帝道:“奏事吧……”
所奏的自然又是既定之事,仍为八件。
---
退朝后,移驾至武英殿的弘治皇帝微低着头,眉头紧皱,双手互搭、轻扣于背后。
他先往东走五六步,接着转身往西再走五六步,就这般来来回回踱个不停。
坐在武英殿东侧圆桌前的朱厚照,一手托着下巴,静静打量着弘治皇帝。
于殿内侍候的萧敬及好几名宦官,似觉察到弘治皇帝的不快,此刻均缩在角落,就如人形木头般,一动也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弘治皇帝终于停下脚步,抬头望了望朱厚照,见他面前碗碟里的食物竟然原封不动,问道:“皇儿,为何不用早膳?”
“儿臣正等着父皇呢……”
弘治皇帝“哎”了声。
“待用完早膳后,儿臣献一策,定能解父皇之忧。”朱厚照又道。
“哦,何策?”在他身旁刚要坐下的弘治皇帝,身形顿时一滞,扭头问道。
“父皇,先用早膳可好?”朱厚照指了指面前的数碟素食。
“还卖关子呢?快说吧,要不然早膳也食之无味。”
“父皇,儿臣请缨前往西北征讨虏寇……”朱厚照脸色一正。
“……”
弘治皇帝一脸错愕,上下打量了他好半晌,又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额头:“你还真敢想呢,难不成失心疯了?”
“儿臣怎会失心疯?”朱厚照眨了眨眼。
“不失心疯,为何会说出这般言语?你年方几何?”弘治皇帝无奈地笑了笑。
“十岁生辰将至。”
“你去征讨虏寇?那虏寇必以为我大明无可用之人。”
“父皇,”朱厚照突地站了起来,双手朝着自己比划了一下,“儿臣如今身高已五尺一寸。”
接着,他往后退了半步,摆出拉弓射箭的姿势:“拉弓引箭,数十步外能一击而中。”
弘治皇帝摇了摇头:“百发百中又如何,难道凭你一己之力就能击败虏寇?”
“儿臣有威武营……”
“仅三千人的威武营?”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创设未足一年,安敢对决虏寇?”
“有何不敢,威武营乃为战而设……”
“好了,你以为行军打仗是操练玩耍呢?”弘治皇帝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打断他的话语。
朱厚照嘴唇微动正要再言,殿外隐约传来一阵攘扰之声……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厚照大明更新,第十九章主动请缨免费。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