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厚照大明 > 第116章伏乞取回

第116章伏乞取回(1 / 1)


“两位卿家,起来吧,地上冷。”
仍伏跪在地面的戴珊和马文升,听得如蒙大赦,同时谢恩后,缓缓站了起来。
“戴卿家,马卿家,尔二人均为朕股肱之臣……”弘治皇帝微摇了摇头。
戴珊和马文升听得又躬身行礼,齐齐说道。
“臣惶恐……”
“臣有愧……”
弘治皇帝盯着两人片刻,轻叹了口气,须臾,伸出右手往下虚按了数按:“坐吧……”
在两人坐下之时,他转头对萧敬说:“将秦卿家的奏疏取来,让两位卿家览阅一二。”
萧敬应声而去,再次移步到御案边,略一停留,他手中即已多了一份奏疏。
稍顷,萧敬已步至马文升跟前,将奏疏递过去:“马大人……”
马文升拱了拱手:“有劳公公。”
在将手中奏疏递给马文升后,萧敬随后又将此前交给马文升和戴珊的那两份奏疏取走。
在戴珊眼巴巴的目光下,马文升快速展开了手中的奏疏,只见上面写着:
“臣总制固原甘肃宁夏延绥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秦纮谨奏:
自臣暂代征虏军总兵官之职以来,臣即按边镇士卒操练之法,对征虏军一众士卒亦同样操练。然月余,能达成边镇士卒一般成绩的仅得一小部分。
请恕臣大胆无礼,由此观之,征虏军若继续留在边镇,不仅对抵御贼寇无甚成效,反而徒耗粮饷,臣伏乞皇上取回征虏军。
如今固原、甘肃、宁夏及延绥等边镇已入冬,本该及时调拨的粮饷与御寒衣物仍有缺额。尽管如此,边镇众士卒仍操练不断。
自八月以来,御寒衣物及食粮本就不足,加上征虏军的耗费,供给更为捉襟见肘。
臣乞请皇上体恤边军士卒之苦,令各部司毋拖延粮饷及御寒衣物之调拨,如此众士卒方能安心操练、齐心御寇。
……
伏乞圣裁,谨具奏闻,弘治十四年九月二十三。”
马文升览阅完毕,面上却看不出什么表情,稍顷,将奏疏一合,微一侧身已递给了旁边的戴珊。
戴珊接了过去,看得甚为仔细。
待戴珊将手中的奏疏一放,弘治皇帝才问道:“两位卿家,若依秦卿家之奏请,取回征虏军,何如?”
马文升随即应道:“皇上,臣愚以为,取回征虏军实乃节省开支之举。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为根本。”
戴珊却微摇了摇头:“皇上,臣认为马天官之略有不妥。”
弘治皇帝只“哦”了声。
戴珊再道:“秦大司马在奏疏里提到,征虏军已在操练。臣愚认为,如今征虏军操练不及边镇士卒,只是操练时日不足。只要假以时日,定能赶上。”
马文升出反驳:“戴总宪之差矣。秦大司马分明提到,征虏军操练已月余,岂能说时日不足?况且秦大司马亦提到,比不上边镇士卒的并非没有,只得小部分。”
在戴珊思量之时,马文升继续道:“既已经过月余的操练,大部分士卒仍差距甚远,再留边镇又有何用?不如取回京城,节省粮饷。”
“马天官,此前秦大司马曾率征虏军取得胜仗。”戴珊望着他。
马文升“唉”地叹了声:“戴总宪,那场惨胜与征虏军并无大关系,作战主力乃边镇士卒。你可别忘了,那一战的伤亡士卒几乎均
出自边镇。”
二人争执不停,坐于御座的弘治皇帝一直默默地听着。
但其实他亦偏向撤回征虏军,一是能节省粮饷,二是他也相信秦纮的判断,这支征虏军不堪大用。
---
马文升和戴珊已经离开武英殿了好一会,再次凑到炭盘边取暖的弘治皇帝缓缓道:“东缉事厂派人出去了没?”
萧敬似乎知道弘治皇帝在说什么,听得顿时躬身道:“回万岁爷,他们昨日已离京,如今正赶往固原。”
弘治皇帝微点了点头:“伦卿家才到固原,便能觉察到镇巡守众官的不职。可想而知,那些人平时的所作所为。”
略为一顿,他再问道:“伦卿家所弹劾之人有谁?
“都御史周季麟、中官刘云,以及武安侯郑英……”萧敬记性甚好,立马应道。
“有此等人驻守边镇,边患又岂能断绝?”弘治皇帝轻叹一声,须臾,又道,“东缉事厂核查后速速报来。”
萧敬躬身应了声诺。
弘治皇帝轻吁了口气,神情似乎有些落寞,过得片刻,朝萧敬扬了扬手:“回乾清宫吧。”
“来人,万岁爷摆驾……”萧敬听得随即嚷道。
随着他这道嚷叫声在殿内的响起,其余一众宦官顿时忙碌了起来。
虽然殿外没有飘雪,但坐于龙舆内的弘治皇帝仍觉得寒意连连,多番出催促。
过了没多久,弘治皇帝置身于乾清宫的暖阁内。
在数个炭盘散发的腾腾热气中,弘治皇帝脸色红润了不少。
数名弄好炭盘的宦官一退,弘治皇帝身边又只得萧敬一人。
“萧敬,东宫如今身在何处?”弘治皇帝问道。
萧敬应道:“按时日推算,千岁爷应已到达。”
“如何?最近东宫可有特别之事传来?”
萧敬摇了摇头:“万岁爷,最近均为平常之事,上次较为特别的还是重阳之时。”
弘治皇帝笑。
“不过所遣出的东缉事厂和锦衣卫,已被千岁爷识穿。”萧敬再道。
弘治皇帝“哦”了声:“何时被识穿?”
“据牟斌所,他们一行人刚离京,应该已被千岁爷识穿了。”
弘治皇帝愕然。
“但依老奴猜测,或许牟斌他们还未离京,就已经被千岁爷知晓了。只不过千岁爷一直没搭理他们,牟斌一行人还以为自己隐藏得多好。”
弘治皇帝哭笑不得:“那为何牟斌会知道东宫识穿了他们?此前不是好好的么?”
“是千岁爷主动遣人去找牟斌。”
弘治皇帝面露不解之意:“东宫主动遣人?这又是为何?”
“千岁爷要牟斌他们暗中多留神,还说到两淮之时,定有他们用武之地。”
弘治皇帝嘴角带笑:“如此说来,牟斌这一行人早已被东宫盯上了?”
“想来定是如此。”
“朕不是让你交待好牟斌等人,要他们注意隐藏行踪么,这就被识破了?”弘治皇帝轻啧一声。
萧敬躬身道:“请万岁爷责罚……”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