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地水师,气运根基

第二百六十二章 地水师,气运根基(1 / 1)




“夏侯!夏侯!夏侯……”
夏国文武百官,万民百姓,齐齐高声欢呼,他们的君侯得到了上天认可,意味着天命在身!
以后他们就是夏国的光荣子民,是一个诸侯国的组成部分。
在天元大陆记载的无数乱世中,清晰地告诉后来人,一个割据势力起码要成为侯国,才能拥有一定地位。
此之谓诸侯。
上古有两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分裂期,春秋和战国,它们几乎贯穿王朝始终,天子实控区域只占据中原一隅。
大旭此时还能完全掌控,中、洛、汴等中域核心州域,而大分裂期的天子,最衰弱之时连中州都拿不稳。
那时天庭的五帝轮掌制度还没形成,矛盾频出,斗争严峻。
满天仙神不仅对外打,对于三十三天内部的地盘争抢,也是毫不留情。
天上尚且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了人间。
由是春秋战国大分裂期的天子,也成了人皇时代后,权威、地位最低的时刻。
不过因为天庭终结道庭时代、人皇时代的教训历历在目,各地割据枭雄再怎么狂妄,也不会公然挑衅天子。
甚至为了给予天子尊重,各地枭雄还会上供,各种礼仪大事也都会请示天子。
而在春秋战国时,有一定话语权,天子一般不会反驳其要求的强国,被称为诸侯国。
诸侯国的国君都拥有侯爵以上爵位,号为诸侯,强大的实力可以左右天子的决策,权柄一时无两。
后面哪怕大分裂期结束,诸侯仍然是大国君主的代名词,是受人尊重的。
如果现在周柏向神京派遣使者,大旭便要以诸侯礼对待,不会有任何怠慢。
听着无数臣民的欢呼,周柏感觉自己抬手间,就能引动磅礴大运。
伯君到侯君,君上到君侯,称呼的改变,同时意味着地位的勐然拔高。
……
对于天象前后的变化,周柏其实也有些愕然。
上面这几位内部矛盾看来不小,明明与他关系更“亲近”的是赤帝,可没想到是青帝先回应。
对于不承德运的气运之子,赤脉可能想趁此提些要求,可谁料有人当着面撬墙角。
青脉的示好,周柏自然乐于接受,起码是化解了眼下的尴尬情况。
天庭目前还是天元世界无可争议的主宰者,其承认大夏侯国,将节省周柏后续大量用于宣传天命正统的资源和精力。
现在天命异象之说,还是大陆民间的主流论述,没有天庭承认的人主,会很难得到普通百姓的信任。
就如当今同治皇帝,赤帝没有册封他为天子,则天下万国林立,里面多数都是自立之国。
而大旭还不敢以“叛逆”之称,声讨责问定西、夏国这样的国家,只因大旭失去了天庭自古以来,塑造的天命法理。
逼急了,大家把天子这件事拿在明面上说,丢脸的只会是大旭朝廷。
天命由天庭授予,“人皇”必须要由天帝册封为天子等等,这种在天元大陆民间根深蒂固的思想,周柏暂时无法改变。
这是天庭在灵气复苏之前,操控无数代王朝轮回,用至高无上的强权所塑造。
但周柏也不是没有想办法应对,如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立自己的神话,又如操控民间舆论。
操控民间舆论,引导民间主流思潮这件事,早在他出版岁寒诗集时,就已经开始布局。
借着诗集的大卖和传播,增开在城市的周家书铺也渐渐有了名气,在周柏取得定州解元之后,书铺已然开遍定州,随即开始向民间读书人征稿。
后续的岁寒集,基本上每期只有一到两首是周柏本人诗词,其余则是书铺编辑挑选的精品之作。
再随着周柏中进士、成为伏魔将军开府、建立安北都督府,直至开国,岁寒集的发布区域越来越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到如今夏国成为定州霸主,岁寒集已然成为一种民间的综合邸报,比官方邸报受众多得多。
如果此次天庭不承认他的侯爵及国号,那他岁寒集就将进行全面宣发,上百名编辑亲笔撰写的舆论文稿早已备好。
周柏很明白,无论是五帝中的哪一脉,走到后面都不会真的支持他。
只因他不想成为天庭“傀儡”,去求一个劳什子天帝之子的册封。
侯爵认了,可能公爵不会认,公爵认了可能王爵不会认,总之天庭不会允许一个无德人主统一天下。
代表认可的天命异象渐渐消失,仅仅止步于普通的天象,紫气东来已然是两帝相争,周柏能趁此获得的最上等天命证明。
没有什么传说中的真龙过境,也没有某些大诸侯得到过的殊荣。
周柏可不是第一位晋爵之人,根据消息,在中域、江南等地,有伯爵晋升侯爵、侯爵晋升公爵的潜龙雄主,于祭天大典上,受到天庭仙神化身下凡授予天旨承认。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算不错,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夏能安稳发展,无需还为天命争论分去精力。
伴随着周柏向苍天躬身回礼,异象消散,天际再度恢复至碧空万里之景。
后续的流程就轻松很多了,都是按部就班,很快走完流程。
待周柏起驾回宫后,四方讨论轰然炸开了锅,诸国使团、围观群众,甚至夏国不知情的中下层官员,都在惊讶地讨论。
“国号夏?太不可思议了,如此古老的国号,周侯君居然有信心接住,不怕被这个重担压垮吗?”
“我记得历史上,后夏存续多只有短短十几二十年,只有一个非纯血夏人建立的夏国,有近两百年国祚。”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个国号占据大义名分,会惹来诸国敌视,但只要扛住冲击,其气运根基之雄厚也是前所未有的。”
“再如何,周夏也是堂堂诸侯国了,国祚长短不是我们关心的事,现在主要是建交,弄清夏侯接下来的扩张方向……”
周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诸国使团不算隐秘的讨论,纷纷传入他的耳朵。
其实其中有人说到了关键,他取国号为夏,主要就是想继承第一代夏朝的气运根基。
这也是大部分诸侯看重的,立国根本是气运之基,取什么国名,继承什么样的气运根基,可不是说着玩的。
古往今来,取国名的根据都局限于一个框架内,如:传统部落名和地理名,早期的国家很多是由部落演变而来,许多国号直接沿用了最初部落或地域的名字。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接下来如果安北改名,应该叫定国。
然而如果叫定国,就只能继承以前历史上的定国根基,这等于没有。
因为定州是大旭时期,方才设立建制,最多能继承一些前安都国之类的小国根基?
另外还能从始祖名、封地名、神话传说,甚至某些古籍中一段论续节选等作为国号根据。
不过在人道王朝更迭多次之后,国号通常不再自创,除非是某位不世出的圣主,在一统天下后,非要开创新名。
这当然是允许的,后世潜龙枭雄,或许就会继承“新国号”。
但主流方式,还是建国地区的广义地名、建国者的爵位、继承古国号等。
正统国号自然是一字,安北之名排除,定国周柏觉得气运根基不够,排除。
北境有名之国,燕、代、梁、辽……然而这些不说有多古老,从来没有统一过天下却是事实。
北境出王,不出帝。
于是周柏干脆就取个大名,夏,意图继承古夏的气运根基,这是个曾经出过人皇的朝代。
你要说周柏没想过,引来冥冥中的人道大运,那是不可能的。
流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皇意志,便是他未来的目标之一。
当然,为了避免这份因果会在前期就摧毁他,周柏不惜消耗三百点本源,推衍称夏侯后的夏国发展。
想要推衍如此大的变化,本源点砸进去冒不出一点水花,无法看清局势发展,他不得已增加了诸多限制。
最后三百点本源,成功观察到了一线气运脉络,而在气运天书中仅仅是一个卦象词条。
地水师。
【气运推衍:地水师】(变动起伏,波澜大,多事多难之秋也。然,如行王霸正道,勇勐无前,或可排除万难,得意外之喜。)
很模湖,但也足够让周柏赌上一把了,毕竟事到如今,他心中的愿景已经逐渐明了。
那就是统一天下后,不做某位天帝的傀儡天子,建立灵气复苏后的地上天朝。
想要实现这个野望,不行激进之法,下重注,又怎么可能扭过天上的大腿。
随着大夏越来越强盛,获得人道大运加身,引来人皇意志的概率就越大。
届时大夏天朝辖制天下的人神仙三道,或有一线生机,以天朝之运助其超脱?
三百点本源不仅只是得了一个地水师的批注,还让周柏理清自己的未来道路。
有方向,则行必至。
……
雷浩渺唯一一座可以拿出手的宫殿,如今已成为夏国中极殿,大朝议事之处。
随着地位提升,体制扩张,各种礼制规矩也是愈发森严。
都察院御史目光如炬,扫视一波波进殿官员,如有礼仪疏漏,立刻出声斥责。
不久,从雷浩渺宫中筛选的几名太监,从后殿涌出,分列在金色御座两侧。
“君候到……”
尖锐的太监唱喏声中,一众文武赶紧停下手中所有小动作,站好闭目不言。
他们谨肃而兴奋地看向周柏,齐齐参拜道:“臣等参见君侯!”
“众卿平身。”周柏坦然而坐,稍显欣慰地看向殿中百官。
县气充盈,黄堂遍布,青紫俨然……
大炎磨砺归来,又接着开疆拓土,大运加身,此时满朝文武已然没有本命气运低劣之人。
命格改易放在以前是如此之难,可在这天机变动频繁的大世,在周柏的手下,不算无法完成之事。
许多旧臣,老面孔,在这侯国大朝上,还能看到,周柏当然感到欣慰。
如果没有这些部下的拱卫支持,他这个集众者,哪来如今的成就。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周柏自己升格为侯爵,手下文武自然也要跟着升一升。
“大夏鼎立,举国同庆……承天之愿,运施四海,景福万世……
孤惟在御座,身负大夏社稷。咸知有赖卿等,以致我大国之兴盛。是以命定,以旦暮视勤苦勋臣……用昭显示天下,恩泽国士之志。
孤莫不感激万端,决意当加厚赏。置官封爵,扶翼擘画,以明卿等之心血辛勤。一切爵禄,由卑至尊,孤必谨严评谳……”
后续具体封赏,其实就是六部整体升格一品,那六部官员自然也就跟着升。
此前六部尚书只有正四品,服绯袍,现在都成为正三品,服紫袍。
地方郡县乡也基本如此,除开犯错被罚之辈,基本上可以说是人人升官,皆大欢喜。
另外还有陈忠邦、娄晋鹏、李定国等人封男爵,三十七名各级将领封国士。
殿中文武没有受封之人,一个个看着“爵士”们眼红不已,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立功封爵。
英主在位,国家日益强大,人心凝聚,这种时候不拼命乘上东风,家族哪一辈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很快,在一片喜笑颜开中,封赏流程走完。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领班太监又站了出来,如是唱喏。
第一次大朝会,本来不该有事要议,但内阁首辅陈忠邦却是毅然出列。
“回君侯,臣有事要奏。”
“可。”
周柏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因为他知道陈忠邦要说什么。
“自古以来,未闻有诸侯大国无国母者,今君侯基业已立,当为国家社稷着想,延续国本……”
陈忠邦说完立刻跪下,接着是紫袍阁老、六部高官、娄晋鹏等武将,最后满朝文武齐齐附和此请。
是啊,哪有开创如此基业的君主,还没有娶妻生子的,臣民如何能安。
“……蒙天而佑,上古英贤,嗣矣天下。如日月,各有章序,如年岁野,各有时辰……崇以国事,凝矣松柏,至于万年。”
“闻于月筠贤淑贞良,宜携宇内,同襟共长,合辉共照……当为侯夫人。”

最新小说: 广陵仙家 判官店 末世之小人得志 挂了99次之后 盖世败家子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我真没想顿悟啊 万法修真路 传奇附身 最强附身系统之金牌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