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可笑的结果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可笑的结果(1 / 1)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九章可笑的结果在工部的匠人给出答桉之后,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

皇庄的学生们,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计算着。

不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在燕京工部的官员们看来,根本就是在装样子。

只不过是建造一座桥梁,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这些人竟然还要计算这么半天。这些年轻人,工部那些真正的匠人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刚开始的时候,在场的人还有耐心等待。

可都等了将近一刻钟了,那些皇庄的学生们,竟然还在不停的计算着。

工部的官员跟匠人们,不免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故意大声说道。

此人表面上是在讥讽皇庄的学生,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分明就是旁敲侧击的嘲笑朱瀚。

朱瀚可是正儿八经的王爷,而且还是开国的王爷。不论能力威望,都是天下闻名。

但是这一次,朱瀚大权独揽,直接剥夺了工部对于燕京皇城的建设。

这其中,可不知道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他们不敢真把朱瀚怎么样,毕竟朱瀚的大哥朱元章,可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但是阴阳怪气的嘲讽两句,那自然是不会客气的。

工部尚书赵和伦羊怒的呵斥道:

朱瀚抬了抬眼皮子,一副惫懒的模样:

赵和伦的笑容,几乎直接僵在了脸上。

他又不是真的在维护朱瀚,明明是正话反说,讥讽朱瀚拒不认输。结果这位英王殿下,就好像完全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

那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差点没把赵和伦憋的吐了血。

不过,毕竟是宦海沉浮半辈子的人。心里恨不得指着朱瀚的鼻子大骂他不要脸。

却能压下心中的怒火,呵呵笑着道:

还不等朱瀚说什么,张云杰突然拿着一张纸,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朱瀚板着脸,不满的训斥起来:

看到自家王爷这个态度,原本喜形于色的张云杰,脸上的笑容顿时不见。

低着头,郁闷的抱拳行礼:

说着,张文杰恭恭敬敬的,将他们计算出来的东西,高举头顶。

一个工部的官员,马上过去将那张纸接了过来。

看到那张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东西,而且还有很多她看不懂的文字。

这不免让工部的官员越发奇怪,想不明白皇庄的学生们,究竟是什么意思。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工部的官员赶紧将那张纸,送到朱瀚跟赵和伦面前,之后退到了工部的官员之中。

他才刚刚回去,就有人急不可耐的问道。

跑腿的官员神色古怪的摇了摇头:

周围的官员听的一阵莫名其妙。

负责跑腿的官员期期艾艾的道:

工部的官员们都蒙了,完全不知道这家伙在说什么。

跑腿官员无奈的解释:

听完他的解释,有人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周围的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急切的追问道:

那工部的官员得意的冷笑起来:

周围的人恍然大悟。

正说着,突然有人疑惑的道:

立刻有人嗤笑着解释起来:

工部的官员们闻言,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明明都还没有宣布结果,他们这些人,就已经认定了,皇庄的学生们在一通乱写。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工部尚书,赵和伦跟他的那些属下们,想法出奇的一致。

刚看到皇庄的学生们,送过来的结果,这位工部尚书的眉头就皱在了一起。

尤其是计算结果中,标注使用什么公式的时候,所使用的数学符号。

从小到大一直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的赵和伦,更是连一个都不认识。

最初的狂喜过后,赵和伦有些忐忑的压低声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道:

朱瀚只觉得一头雾水。

这位燕京工部尚书的反应,怎么跟他想象之中的差别这么大呢?

赵和伦长叹了一口气,痛心疾首的道:

朱瀚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

这不都废话么?这次比试,关系的可是国都的建设。说是大明朝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不为过。

毕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将会是大明永久的首都。

如此重要的事情,他的学生们怎么可能湖弄了事?

朱瀚疑惑的问道。

赵和伦见这位英王殿下,竟然还执迷不悟。当下似笑非笑的道:

朱瀚疑惑的拿过赵和伦手中的计算结果。

一目十行的看完,更加觉得奇怪。

自家学生们算出来的结果究竟对不对,朱瀚并不知道,但是他完全可以确定,自己的学生们并没有乱写,其中很多数据,是使用那些公式推断出来的,这上面都有注明。

略一思索,朱瀚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

这些只会死读书,只知道抱着四书五经不松手的家伙,根本就没看懂自家学生,写的究竟是什么。

朱瀚也懒得跟他们解释,朝张文杰招了招手:

张文杰赶紧从一副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支铅笔交给朱瀚。

铅笔的笔头上,还用宣纸做了一个笔帽,防止铅笔头折断。

这都是朱瀚从系统里兑换出来,交给皇庄的学生们使用的。

毕竟,铅笔用来写书法固然不太好用,但是效率方面的确要比毛笔方便的多。

刚才皇庄学生们计算的时候,用的就是铅笔。

只是他们上交结果的时候,又重新用毛笔抄录了一遍。

朱瀚在自家学生的计算结果上,着重画了几个圈,之后又将答桉还给张鹤伦:

赵和伦没太把朱瀚的话放在心上,他才不认为,那堆鬼画符一样的东西,真的有什么用。

毫无诚意的接过,重新扫了一眼被朱瀚框出来的内容。

只是这么一看,赵和伦就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惊呼道:

原来那上面赫然写着。

此项工程预计使用石料:370万斤到376万斤。

这个数字,跟之前那个工部大匠的预估,相差并不是很大。

既然如此……

赵和伦赶紧看向其它数字。

每一个结果,都跟工部将人之前说的差不多,但是整体上又有一些出入。

不过很快,赵和伦又看到了最后面的内容。

原本已经开始紧张的他,陡然之间又放松了下来。

呵呵一笑道:

朱瀚微微颔首,仿佛连一个多余的字都懒得说:

随即,就有人高声宣读起了结果。

工部的官员跟匠人们,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不过……

工部的官员们,大部分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听。

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皇庄的学生们计算出了很多结果,而且还认为皇庄的学生们这是在瞎蒙答桉。

听到这里。

工部的官员们,果然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跟这些幸灾乐祸的官员们不同,匠人们却是一个个面面相觑。

对于皇庄学生们的计算结果,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对错。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他们这个计算方式,似乎很方便的样子。

如果在工程开始之前,能够将所使用的各种物资,掌控在

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工程建设,肯定是有巨大好处的。

其实,他们以往负责一些工程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没有做到这么具体详细罢了。

不过紧接着,就听宣读结果的人又朗声说道:

燕京工部的工匠们,听到第二个结果之后直接就炸了。

工部的官员们,也肆无忌惮的大笑起来。

而皇庄的学生们,全都怜悯的看着这些人。对于这些无知的人,他们并不觉得生气,只觉得可怜。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英王陛下弄出来的水泥,究竟是多么厉害的东西。

赵和伦故意做出一脸无奈的模样:

刚才让人宣读这个答桉的时候,赵和伦就已经知道回事这个结果。

三个月造一座桥,这位英王殿下跟他们的同学们一样,脑子恐怕都有点大病。

朱瀚阻止赵和伦: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