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拜师考核(1 / 1)




乡村的清晨,到底都雾蒙蒙的,“嗷嗷嗷”的鸡鸣,划破了这宁静而遥远的早晨。
村落间炊烟四起,勤劳的人们一大早就扛着锄头拿着镰刀下地了。
溪水哗啦啦的声和着人们的吆喝声,在村落上空掠过,是那么动听。
走在安静的乡村小道上,吹着微风,沐浴着和煦的晨光。
俞安安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学医了,顿时觉得心情清爽明朗起来。
看到这样一副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俞安安的心情更加舒畅了。
“王叔,你在不在?”诊所的房门被人敲响,接着响起俞建业低沉的声音。
王大夫这会儿正在吃早饭。
他的早饭很简单,就一碗红薯粥,外加一盘咸菜和一个煎蛋。
这蛋还是俞婆子昨晚专门送来的,主要是为了感谢王大夫的帮忙。
昨天老大媳妇情况那么危险,差点就一尸两命,要不是王大夫,母子两最后还不一定能活下来。
别说几个鸡蛋,再珍贵的东西给出去俞婆子都不心疼。
“是建业啊”
王大夫开了门,目光落在了俞安安身上,好奇地问道:“安安怎么也来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俞建业上前说:“没有,这次来找王叔,主要是有点私事。”
王大夫一听,连忙将两人迎了进去。
俞建业进了屋子,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然后才笑着问。
“王叔,我这闺女对中医很有兴趣,她说想学医,你这里收不收徒弟?”
王大夫没想到他们来是为了拜师,一时间愣在那里,久久不语。
好一会儿,王大夫才开口:“我这里暂时不收徒弟,现在外面的情况你们也该清楚,我家医术世代相传,不轻易收徒。”
果然,王大夫拒绝了。
但是俞安安并不想放弃,想要自己努力一把。
况且王大夫刚刚说的是不轻易收徒,那就证明她还有希望。
俞安安站起来,朝王大夫走去,说道:“王爷爷,我是真的喜欢学医,也是真心想要拜你为师。”
俞建业也跟着补充道:“王叔,我闺女挺聪明的,背书可快了,什么书在她手里基本上看个几遍就能背熟”
王大夫一听,倒是有了几分兴趣。
这孩子主动要求学习,肯定是对中医有兴趣。
如果她真向建业说的那样记忆力极好,倒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学医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这孩子才六岁,能坚持得下来吗?王大夫有些怀疑。
不过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毕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越小开始学基础越牢固。
王大夫犹豫了会儿,才说:“既然你是真的感兴趣,那我就得考考你,要是你真的有学医的天赋,我就收下,要是不合适,也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俞安安本来没报太大的希望,没想到峰回路转,她满脸激动地说:“王爷爷,我愿意接受你的考核。”
还要考核?俞建业想了想,师傅收徒弟考核是天经地义。
就是不知道闺女能不能顺利通过考核?
不过想起他家安安背书那么厉害,考核应该没问题吧?俞建业心里有些没底。
不过,王叔愿意给个机会,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叔,你随便考,要是安安通不过你的考核,只当她没有学医的天分,我们绝对不会怪你。”
见父女俩坚持,王大夫也不好再说拒绝的话。
他走到柜子里拿出了学中医启蒙阶段需要学的医书。
分别是《伤寒论》、《汤头歌》两种比较基础的书籍。
“诺,拿去看看,看你能记下多少。”王大夫直接将这两递给了俞安安。
俞安安接过后坐在一旁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她的看书速度极快,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翻过了一页。
王大夫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就这看书的速度能记住个啥?
是他想多了,还以为自己今天能遇到个好苗子。
终究还是太小了,王大夫摇摇头,一脸的失望。
俞安安将《伤寒论》翻了五分之一就没再继续了。
这本医书实在是太厚,哪怕她过目不忘也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记下来。
贪多不嚼烂,俞安安想了想翻开了另一本医书《汤头歌》。
《汤头歌》也是厚厚的一本,怪不得中医博大精深呢,光是这样的医书就不计其数。
俞安安同样翻了五分之一就不再往下看了。
王大夫见她停了下来,没再啰嗦,直接问她:“安安,这两你刚看了多少?”
俞安安合上书本,眨巴眨巴眼回答:“王爷爷,两本医书我都看了有五分之一。”
“看这么快,你记住了多少?”
看得快不代表记得快,就刚刚这孩子看书的速度,他是真的不抱任何希望。
“王爷爷,我刚刚看过的内容全都记下了,就是不明白意思。”
王大夫听了她的回答,猛地站起身来,倒吸一口凉气,看向俞安安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全都记下了?就刚刚那速度?
如果是真的,那这孩子记忆力该有多惊人啊!以后背医书肯定不成问题。
“那你背给我听听。”王大夫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如果这孩子真的有这种过目不忘的本事,那他可是遇到宝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能只凭孩子的片面之言,他还得考校一番。

最新小说: 斗罗:我的分身有点多 长生:从炼制傀儡替我修行开始 让你勾栏听曲,你竟当起了妖女 超神学院:他来自虚空 人在斗罗,神清气爽 半岛蝉鸣日记 奔现,然后同学妈妈来了 回到74年的我,却觉醒神豪系统 藤丸立香,但是主神空间 只想健康的我却开启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