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一百三十二章、天国要分地!

第一百三十二章、天国要分地!(1 / 1)

“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城门迎王,王来了不纳粮!”

“均田地!平富贵!早早开门拜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伴随着齐声高呼的一声声造反口号,西安外城已彻底被王军占领——也不知道这些口号李自成能不能收点版税。

不会也要和阎罗王五五分吧?

不得不。

这种口号的煽动能力就是要比什么“劫莲降生,王出世”之类的宗教口号强大得多。

土地从来都是中国人最渴望的东西。

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土地。

大明在南方招兵的时候不也是要用田地作为军饷么。

王军这边没那么麻烦。

虽然还没有开始分地。

但是谁都知道他们肯定有土地可以分的。

因为都已经打土豪了嘛。

高呼着口号的王军一面动员西安市民,一面朝着西安城内杀去。

虽然外城已经没有多少抵抗的力量了。

但是西安的满城可还在抵抗。

大约有一千多名八旗兵徒了满城做绝望的殊死抵抗。

他们不得不抵抗。

因为王军是不要满人俘虏的。

抓到了就是杀。

所以西安满城内的八旗兵丁的家属在一个月前就离开了西安去了北京了。

不过他们这些八旗兵可不能走。

他们注定是要和西安城共存亡的。

不然他们要是走了。

陕西巡抚衙门的大官员、陕西绿营的西安守军这万把人能硬挺在西安等死?

不过即使是这些八旗兵丁留在西安做出了坚守西安的姿态。

也没能把西安守军的士气鼓舞起来。

这些陕西的绿营、团练们的抵抗在一声巨响之后就土崩瓦解了。

王军的穴地爆破攻城法真是无往不利。

现在只剩下个满城。

自然也抵抗不了多久。

所以很快刘之协就大摇大摆的骑着马进了西安城了。

“这西安不是叫长安么,怎么叫西安了?”

骑在一匹蒙古马上,刘之协扭头问军师张汉潮。

“王,这西安下面也有个长安县的,现在的西安城和大唐那个时候的长安城的位置稍微有点点不同。”张汉潮捋着胡须道。

他作为军师,同时还算是王军的原始股东。

在王军的权力也不只是军师那么简单而已。

他自己也有一摊直属部下。

现在王军的人马分成了四摊。

刘之协、张汉潮各管一摊,齐林和姚之富也各管一摊。

制度上还是相当粗糙的。

“西安不好听,以后就要叫长安。”刘之协道,“这长安以后就是咱们王军的都城了,我看现在既然有了都城,还有地盘,就得起个国家的名字,弄好章程如何?”

刘之协道。

“王的是,占了汉中,是要好好修整一下,咱们也要学朱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法子,同时也要派人去河南河北山西传教,到时候咱们准备好了,就可以直接席卷下了!”张汉潮道。

“那叫个什么名字好呢?”刘之协皱着眉头道。

张汉潮闻言顿时也犯了难了。

这历史上的国号来源主要是来自部族之名,比如夏商周三代,还有来自爵位、封号的,秦汉唐都属于这类型,还有有来自地名的,比如宋。

刘之协自己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出身,自然也没有什么爵位了。

不过刘之协姓刘,倒是可以攀附刘邦做祖宗,以汉为国号。

不过汉这个国号被五代十国的北汉给玷污了,攀附辽国,自称侄皇帝之类的,导致本来一个很多割据政权都喜欢用的国号从此之后就比较少人用了。

元末的陈友谅用过。

不过也没能打过朱元璋。

看来“汉”这个国号,已有了四百年一统下的历史,后世想要再兴之太难了——虽然有点迷信,但是这是在造反呢,可不得考虑得周全一些。

“汉也不行,汉家辉煌过盛,后世之汉难得气运。”

刘之协是宗教人士,当然也是迷信的。

“那就只能学元明清三朝,自己取一个。”张汉潮道,“现在是三方相争,咱们这个国可一定要取得响亮,取得振聋发聩才是。”

“我看就不如叫大国,咱们白莲教就是要建地上国的,王建国,顺理成章。”在一旁的齐林道。

“国?大国”刘之协闻言皱起了眉头。

大明,大清,听起来都挺顺耳的。

这大怎么就听起来这么别扭。

一听就是草台班子的感觉。

刘之协叹了一口气,道:“这什么国名我倒是没有太苛求,我家父子两代,坚信劫莲降世,弥勒佛笑,白莲花开之时,就是带给下信众太平之乐之时,让下百姓都能安享太平。”





“安享太平”张汉潮眼前一亮。

“王,不如就叫太平国?”张汉潮笑道,“咱们就建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田地,人人享太平的太平国!”

“好!”刘之协一拍大腿,“太平国好啊!”

“安享太平,地上国!好!”齐林也是大为称赞。

“既如此,那咱们就在陕西建个以长安为都的太平国,以关中为根基,挥师东进,横扫中原,覆灭满清,然后再和朱道桦打个擂台,争夺下!”刘之协豪情万丈的道。

“先把清朝的那些官员都宰了,旗人也一个不留!”

刘之协道。

这是王军——现在是太平国了,这是他们一贯的政策。

杀官造反,便是这个意思。

忠诚于满清的官员都杀了。

人、财全部裹挟。

刘之协的命令很快得到了执校

仅仅一两个时辰。

西安满城的抵抗就宣告结束。

里面的旗人、官员一个个都被揪了出来,拉到了长安城外开刀问斩,杀了之后也不掩埋,而是架起了火堆,全部烧城灰烬了事。

接下来几,从四川来的王军源源不断的进入了陕西。

开始不再流动裹挟作战,陕西的许多重要城市,比如汉症兴安、商州、咸阳等都会分兵驻守。

当然了。

地主的土地肯定是要收缴上来的。

由于陕甘绿营都折在了南方战场。

王军在陕西的动作很迅速,而且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

很快潼关就落入到王军的手里。

如此一来。

整个陕西就基本上完全处在太平国的掌控之下了。

“咱们太平国现在也算是有了一省之地了,而且还是能王下的陕西!”刘之协在迎接刚刚攻占了潼关领兵返回长安的姚之富的时候道,“我看这分地也要开始实行了。”

分田地,是起兵的时候就是王军画的大饼。

本来大家当流寇的时候。

这分田地当然就只是而已。

毕竟都没有田可以分的。

但是现在打算转型成为坐寇了,要建设根据地了。

分田地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了。

否则大家伙的心气就要散了。

尤其是进入西安之后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许多让刘之协非常担忧的事情。

军中上下官员,开始抢长安城内的豪宅,让下面的人进献美女。

起这个事。

刘之协自己都有点没忍住,和几个陕西米脂的婆娘牵了手。

不过刘之协觉得自己只要了几个,还不算过分,自己这么大一个王,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像是地王齐林才过分,这家伙进了长安之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了个原来长安当地老阔的豪宅当自己的地王宫,和不同的女子牵手。

虽然陕西女子是水灵,但也不能这么个牵法啊。

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话又回来,齐林沉迷于牵手女子,总比沉迷于政务要好一些。

刘之协想道。

“王,我也觉得应该要分地了,下面的兄弟们都盼着呢。”

可不是么。

都是红头巾一裹参加造反的。

你们这些头头是豪宅美眷享受上了。

下面这些大头兵还什么都没捞到呢。

“具体怎么分,文王可有什么建议?”

张汉潮捋了捋胡须,现在狗头军师也进步了不少了,主要是接触多了,眼界也开了。

“王,我最近看过朱道桦的《欧罗巴政略》,尤其是欧罗巴各国历史篇上,启发不少。这欧罗巴诸国就相当于中华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国,一个个都要变法图强,才能在欧罗巴生存下去。”

“不过我看来看去,却觉得这欧罗巴诸国的制度不过如此,比如这领主制,就不如大唐的府兵嘛!”看书喇

“府兵?”

“对,我看咱们可以模仿大唐的府兵制,将手头下好的,连成片的土地分给老营、内营的老弟兄,外营的弟兄分其他的边角料。”

“那其他百姓呢?”

“其他的,那就当佃农或长工!想要得到土地,那就得参军入伍,立下功劳才行!”

“现在咱们太平国是不可能得到那些孔门子弟的效忠的,我看他们也没什么本事,不如相信咱们自家的老兄弟。”

张汉潮将手中的《太平国分田制》递给了刘之协。

这就是一个总结了军功田制的改良版。

将太平国的田地和军功联系起来。

要获得土地唯一的途径。

就是立功,受赏!

也不知道这太平国,究竟是国还是军国。

最新小说: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