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二百五十八章、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是不是太大明特色了?(1 / 1)

陈仲良当然有理由担心了。

他已经在大明朝做到了知县了。

而且不到三十岁的知县大人,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奉行了“官员年轻化”的新大明,其实也算是年轻的了。

而且这一番皇帝紧急招他入北都,怕是也有大用。

陈仲良当然是想要在大明这里大干一场的,而且他还有个当广州知府的族叔——只要他到内地做官,这族叔分分钟就是亲叔!

所以既有野心,也有后台的陈仲良现在正是事业心爆棚的时候。

如今看到这大明朝北方的危机,心情也难免有些沉重起来。

要知道,前明可就是在内有流民,外有建虏的情况下,逐渐被掏空,最终轰然倒塌的。

现在大明朝虽然武力强盛。

但要是遭遇到了前明末年的那种景象,能顶得住几年可不好说。

尤其是现在大明朝南方,北方,西方,都有敌人啊!记住网址97

等进入了天津知府衙门安排的住处,安顿好家小之后。

陈仲良独自一人走到了天津大街上。

在一处报摊上买了最近这段时间的报纸后匆匆返回住处。

从报纸上没怎么看到流民的信息,反而都是在歌颂各地的土豪们给灾民捐款的消息。

不过陈仲良还是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北都朝廷现在在招募东北的移民。

前往辽地屯垦。

陈仲良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陈仲良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什么啊?”

敞开胸怀喂奶的许红霞问道。

“我知道皇帝让我来北都的用意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哈!哈哈哈哈哈!我陈仲良真的要发达了!”

他猛然站了起来。

“娘子,这几天劳烦你辛苦带着孩子了,除了饭点,别的时候都不要来打扰我!”

“你要干什么?”

“闭关!”

陈仲良钻进书房,眯着眼睛,回想起这一两年在兰芳各地主持屯垦、开拓的种种经验,教训。

这些,都是他的进身之阶啊!



“微臣陈仲良,拜见吾皇万岁!”

养心殿,御书房。

朱皇帝正在爱不释手的翻阅手中的【兰芳屯垦得失疏】,还频频点头。

“免礼平身,请坐。”

朱道桦面带微笑道。

这個陈仲良是广州知府陈廷选向他推荐的人才。

还真的是举贤不避亲啊。

不过这陈仲良在兰芳的种种举措,恰好契合了朱道桦对于东北开拓的一些想法。

而且,这一份【兰芳屯垦得失疏】,很是详细的总结了大明在婆罗洲屯垦开拓的经验和教训。

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未来都可以用于东北、西北、北美的屯垦开发啊。

陈仲良小心的坐在了一旁。

就听到朱皇帝客气称着他的表字问道:“子器,你在吉锋县干得很不错,兰芳拓展速度最快的县就是你治下的那个县了,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要打散宗族、地域乡亲的界限的?”

陈仲良急忙道:“回皇上的话,是因为微臣在兰芳,也时常受到宗族的桎梏,许多事情都办不了,而且宗族内都是大房欺压小房,宗族外是大宗欺压小宗,在兰芳这样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开拓的地方,这种不公平的村寨形势,实在是不利于团结众人。”

朱道桦微微点了点头。

是啊。

在婆罗洲这样的地方,若是不能团结,如何能开拓,如何能驱赶土人,如何能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

而要团结,宗族内外固有的剥削和利益分配不公,就不可能让所有人团结起来。

而要开拓殖民,尤其是要有大明特色的真正把民殖出去的开拓。

就必须要上下一心的团结。

“所以臣才想打散宗族,不再以宗族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村寨,另外卫所的制度也不适合在兰芳这种地方实行,因为屯垦需要考虑得利,若是无法得利,或者说得利被卫所长官拿走大头,那也不可能有什么团结的,更何况卫所隶属于大元帅府下,派来的长官都是武夫,怎么懂得经营农庄,但如果长官不管,让下面的军户自己去折腾,在熟地还好,要是碰上要兰芳那种时刻要和土人战斗的环境,这单个家庭的军户也无法与之对抗。”





“所以一方面,屯垦村内,利益分配要保障公平,以团结众人,另外一方面,规模也不能太小,一个屯垦村至少要有一百户甚至更多,因为在生地拓荒,还需要配备大夫、教师、账房,最好还要官府定价统一收购种地所得,再提供商品供应,另外像是耕牛、马匹等刚牲畜,单个的家庭是无法承担的,最好应该是集体所有,共同使用,就像是就像是”

“公司?”

“对!皇上说得对,就是公司!要有利可图,就必须要把这农庄当成是公司来经营,不能任由下面的庄户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最好是官府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一般小农如何能懂得市场价格,所以这价格还要官府来统一规定才好”

朱道桦闻言,脸色是越来越严肃了。

集体农庄,生产资料集体共有,统购统销。

啧啧啧。

这陈仲良难道也是个穿越者?

这妥妥的大明特色社会主义啊!

这要是搞成功了。

用这个办法去开拓北美。

那些北美的殖民者能和集体农庄相抗衡?

这是降维打击了属于是。

不过自己这大明朝是帝国啊。

封建帝国能搞这种近似于社会主义的实验?

朱道桦安静的思索着。

从兰芳的经验来看。

陈仲良搞得很成功。

在思索了片刻之后。

朱道桦说道:“子器,你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不过像是统购统销,以及向农庄出售生活必需品和各种生产资料的任务不能交给官府来做。”

“不给官府做?”陈仲良楞了一下,“那给谁做?”

要知道,日后若是这千千万万的集体农庄在东北搞起来。

那控制着这些农庄的农产品销量,收购价,乃至于这些农庄的农户的销售市场的机构,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给谁做”

朱道桦确实是有些头痛了。

给私人来做这事?

这怎么可能。

如果集体农庄搞起来,那这些集体农庄就是大明王朝最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

这些组织肯定不能被控制在他人之手的!

但是如果让官府的官僚们去干这事

把事情干坏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朱老板经验丰富,见得多了。

那就

国企?!

朱老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脱离了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词汇。

现在有国家在搞国企么?



理论上来说。

像是这种类似于统销社的组织,确实一方面要实行公司化管理,要以利润为导向,避免官僚化。

另外一方面。

和也是国之重器,不可操之于人。

似乎又呼唤着国有企业的到来

朱老板在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在不合适的时代采用了过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失败案例。

终究没敢跨出这一步。

“子器,不如你暂时不做官了。”

朱道桦笑道。

“朕会成立一个东北开发总公司,朕私人出资一部分,朝廷出资一部分,再从民间募集一部分资本,算是一个股份混合制的企业,控制权就暂时归于皇家财团”

“你来做这个总经理!就专管从建立集体农庄的事情!朕会给大明开发总公司专营权,和各集体农庄签统购统销的合同,在东北建立集体农庄的资金就走大明开发总公司的账,另外东北的土地暂时全部收归国有,可长租给集体农庄,所有权归朝廷,使用权归农户,农产品统销权归东北开发总公司”

按照朱道桦的设想。

这大明开发总公司是一个类国企性质的农业托拉斯。

主要目的就是在兼顾利润的同时,给在东北的集体农庄提供农产品收购、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销售的基本的市场功能。

而集体农庄,也不能搞成大锅饭。

而是一个股份归全体庄户的经营性实体!

日后庄户的股权是可以放到市场上销售的。

唯一让朱皇帝觉得心里十分忐忑的是。

这事是不是有些过于超前于时代了。

步子太大了。

容易扯到蛋啊

最新小说: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