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未来的路(1 / 1)

杨家就在县城西边的城乡结合部地带,所以几脚油门踩下来,很快也就到了。

老妈钟秀兰早已等候多时。

看到三个人进了院子,就二话不说迎了上来,“儿砸你没事儿吧?”

杨振挠着头皮笑了笑,“没事儿妈,不用担心的。”

钟诚也跟着打招呼,“姑,这事儿其实赖我,要不是我非得拉他过去,也不会碰上这种闹心的事情了。”

他和钟秀兰,多少是沾着点儿远亲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杨振才和他凑到了一块儿。

当然了,这原本也是一家人乐见其成的事儿。

毕竟,钟诚好歹也是名校出身,又是美籍华侨,放在这会儿,那就是自带光环的存在。

在杨长山两口子眼里,这本身就代表着在学识和眼光见识上的高人一等。

自然也希望儿子能在和对方的接触中,学到一些什么。

这估计也是他们作为父母,最朴实的一种观念认知了。

所以,钟秀兰肯定不会因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就会抱怨什么,即使,钟诚一上来就把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而一路沉默的杨长山,则直接说了句,“进屋再说吧,先吃饭。”

钟诚也没有拒绝。

他对于杨家还是很熟悉的。

电子厂在没建成之前,他可是一直住在这边的,后来才搬去了厂子里。

钟秀兰就看了丈夫一眼,这才去厨房热饭。

只是平常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杨振和钟诚却吃的大快朵颐,让钟秀兰也随之变的心安了不少。

吃完饭,钟诚又和杨振瞎聊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去。

自始至终,再没有谈到今天的事儿。

老妈收拾完碗筷,也很快就被老爸喊去了卧室,杨振也心安理得的,自个儿回去了自己的房间。

他压根儿也没必要多做解释。

而且一路上和钟诚的交谈,也足够让老爸了解一个大差不离了,他肯定会一句不落的说给老妈听。

所以对于杨振自己来说,完全不需要去关心这个。

最重要的,还得说是自己身上,多了个灵魂烙印之后,所引起的某种不可思议的变化。

这個,才是他憋了一天,急于找个私密空间,亟待去探查一下究竟的关键。

因为这种事儿,本身就是极具颠覆性的,也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好在这种变化,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副作用。

反而让他感受了,什么叫做顶尖科学家的丰厚遗泽。

那些毕生致力于科技学术研发,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海量学识,超越时代的信息认知,对未来30年社会变迁和发展,近乎于先知一般存在的超前思维意识……

这算什么?

他想来想去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剧透式的意识灌输。

但却能真实的感受到,这次得天眷顾的馈赠,似乎已经引起了他整个精神意识层面上全方位的蜕变。

那是一种已经不应该用智商提高或者脑域开拓来形容的蜕变。

因为它并不是类似于一加一那种在量变上的叠加,更像是跨越层级上的质变。

很不能让人理解,也让他感觉十分的匪夷所思。

但杨振在下意识里,却又隐隐对此抱有很强烈的期待感。

因为他觉得,这种蜕变好像还在缓慢的进行中。

但即使如此,在这会儿的他面前,所谓的过目不忘、思维逻辑超强、学习和创造能力逆天、直觉和动觉敏锐啥的……真的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他不知道到最后,这种能力算不算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

但却觉得,这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男人嘛,谁还没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

不是都说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世界吗?

那他能不能借此,把这番说辞,给照进现实?

杨振心里这么想着,随手丢开了手里的复习资料,这么基础的东西,真的已经毫无用处了。

奥物?京大?

还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吗……

思绪飞扬,随心徜徉,很快就躺在床上沉沉睡了过去!

。。。。。。





第二天,杨振除了大清早出来跑了两圈之外,就再没有出过门。

昨晚那个念头出来之后,就一下子有些无法抑制了。

他也并没有试着强行去抑制。

因为没那必要。

正所谓堵不如疏,那就顺其自然呗。

所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好好斟酌一下,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那份来自于未来的灵魂烙印,带给他的海量知识,可是涵盖了数学和物理两大领域的。

但是杨振也看得出来,原主整体还是偏向于研究理论方面的,对于应用层面的涉猎,远没有他在纯理论领域精深。

当然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具体属于哪个层面的水平,杨振暂时还给不出一个很明确的判断。

毕竟,30年的时间跨度之下,很多后世烂大街的东西,随随便便拎一个出来,也算是一个了不得的学术成果了。

杨振觉得自己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条件,去对照一下眼下前沿领域的一些进展和形势。

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为自己规划出一条人生的新道路。

是的,全新的人生之路。

他本身就有物理方面的天赋和潜力,再经过这一场匪夷所思的蜕变,他自认为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尝试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继续从事理论研究领域肯定是不现实的。

找个大公司,去给别人打工,更是想也不用想。

至于那些科研机构院所啥的,也不是他当前所能考虑的。

因此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为自己打工更靠谱一些。

创业嘛,自由自在,偶尔还能跳出来搞一下副业,不时的装个逼啥的。

想想其实也蛮不错的。

挣多少钱不重要,但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吗?

站在2005年伊始的这个时间点上,如果真能印证一下未来的很多事情,在整体发展上没有太多的偏差。

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已经站在了很多巨人的肩膀上。

别的不说,随便吸点儿气运,抢几个先机,就足够让他在短时间内,成就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了。

比如老乔和他的水果,能有机会从一开始就一路吊打爱疯和爱派,他有什么理由会白白错过?

干就完了呗!

再比如什么技术封锁,芯片断供,无所不用其极的对华打压……

如果从这会儿就开始布局,杨振都觉得给他几年时间,不敢说彻底扭转这种情况,但最起码,当变局到来前,手里有足够的筹码,还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些什么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那份类似于先知的遗泽馈赠,是和这个世界同步的情况之下的。

他也下意识的认为,应该不会存在过多的偏差。

原因很简单,原主记忆里的相关于2005年之前的所有种种,几乎和他所知道的,完全就是高度重合的。

这说明什么,其实已经不用怀疑了。

杨振没有试图去理解这种开挂模式是怎么来的,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可能到最后自己都不一定会找到想要的那个答案。

既然如此,反倒不如学着去适应和接受,进而好好利用。

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既然注定了他就是那个天选之子,就没必要再去考虑什么科学逻辑了。

还是那句话,干就完了。

比如,既然已经冒出来了抢夺水果气运的念头,那也别再考虑其它的了,直接先奔着爱疯下手就好了。

看起来似乎有些草率。

但是目标还是很清晰明确的,就当是立志了。

当年王明阳在龙场悟道时,曾经写过一篇教条,也就是给学生的训示,叫做《教条示龙场诸生》。

他在里面就提到了四个事儿,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其中立志,就排最前面。

原文里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意思很直白,那就是做事情,就得首先有一个目标。

当然了,也可以理解为,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

那么现在志向和目标都已经有了,还要啥自行车?

直接把诺记和摩罗给拉过来,祭个旗先,难道它不够香吗?

最新小说: 宋人的骨头 龙藏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