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兵在1917 > 15 发动机之争(上)

15 发动机之争(上)(2 / 2)

并且液冷发动机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一旦液冷设备因为故障或者在战斗中被击毁,那么发动机很快就会因为过热而罢工,到时候飞机真心是立刻变板砖。

而空冷发动机就不担心这个,从二战实战结果也能看出,空冷发动机确实耐操一些,很皮实。比如法国的一架使用土地神―罗纳14N空冷发动机的MB.152战斗机就有一次被干了360个窟窿还飞了回来。换做液冷发动机,估计是非歇菜不可。

比如苏联早期就引进了美国莱特飓风SGR1820-F-3和英国布里斯托尔木星V1发动机,苏联的国产代号分别为M-25和M-22,这两款就是星型发动机。根据苏联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的反应,两款发动机的评价都不错,尤其是防莱特飓风的M-25,评价颇高(要知道苏联版的M-25因为工艺不达标比美国原版还要差一些)。

而现在按照发展远程航空兵的规划,将要发展一款新式四发重型轰炸机和一款双发中型轰炸机,这两款轰炸机将装备同一种引擎。而根据中央流体lì学的研究,认为不管是双发中型轰炸机还是四发重型轰炸机,要保证足够的速度、航程以及载弹量就必然需要一款大功率的发动机。甚至言明这款发动机功率至少要达到一千马力级别,并保证未来还有充足的升级潜力。

那么苏联当时的工业条件能研制出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吗?答案是不能!

这么说吧,前面提到的那个山寨版的M-25,功率就只有750马力,至于M-22更是只有可怜的480马力,尤其是那个M-25是1933年苏联能拿得出最好的发动机!就这个最好的M-25离要求都有250马力的差距,而且这个M-25要大量用于I-16,根本没有富余的产能留给轰炸机。

于是乎,新式轰炸机的设计工作一开始就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刊用的动力,怎么办?

感谢1929年的经济危机,感谢咄咄逼人的希特勒上台,这让苏联引进外国技术受的阻碍要小得多。比如美国、法国和英国都愿意提供新式发动机的全套技术给苏联。而这时候轮到苏联人头疼了,有时候选择太多了也是问题。在这些国家提供的发动机中该选谁呢?

反正一番挑选和衡量之后,苏联内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立足于已经引进的美国和英国技术,在本国研发一款大功率发动机,虽然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首先不管是双发还是四发轰炸机的需求都不那么急切,没必要花那些外汇浪费钱。

而另一种意见是。国内的技术还是太单薄了。立足于现有技术。弄出一款刊用的大功率发动机天知道要多久,万一研发不顺lì,那不是白白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吗?

持有这种意见的是李晓峰以及老牌飞机设计师波利卡波夫。这两人一致认为必须两条腿走路,国内搞自研可以,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这上面。而且李晓峰根据二战中后期的经验,认为空冷发动机在追求更高的高度和速度时,是力不从心的。他认为有必要引进一款先进的水冷发动机做技术储备。

具体的来说,李晓峰根据波利卡波夫的建yì。看上了法国的伊斯帕诺.苏莎12Y液冷发动机,因为波利卡波夫真心是相当欣赏这一款水冷发动机。而对于老波的建yì,李晓峰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过这个提yì在军委一经提出来,就遭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坚决反对:“引进法国的12Ybrs发动机有什么意义?这款发动机的功率才760马力,跟M-25比起来毫无优势,既然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为什么要引进这么一款无用的发动机?这就是浪费宝贵的外汇!”

图哈切夫斯基说得对吗,仅仅从功率的角度说,12Ybrs发动机确实显得很鸡肋,760马力的发动机竟然“重达”470千克。不管是功率还是重量都显得过大了。客观上说。确实对红军没啥现实意义。

但问题是,李晓峰和波利卡波夫看中的并不是12Ybrs发动机的现实意义。而是技术意义。水冷发动机在高空高速领域天然的就比空冷发动机有优势,而且12Ybrs发动机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引进12Ybrs发动机不过是敲门砖而已!

实际上李晓峰真正想要的是12Ycrs发动机,这一款是12Ybrs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增大到了960马力,可是小气、精明的法国人不愿意直接出售12Ycrs发动机,而是要求打包出售,得苏联先买一部分12Ybrs发动机成品之后再才能出售12Ycrs发动机和土地神―罗纳14的技术。

实际上法国人做军火生意一直是这么小家子气,三十年代,苏联原本是准备从法国引进全套驱逐舰以及相关的火炮、火控设备的。可是法国佬死咬着开了一个高价,最后逼得红海军不得不跟出价较低的意大利合作。

到了21世界,法国人满世界卖勒克莱尔坦克时,原本狗大户沙特已经看上了,谈判中沙特要求用之前从法国购买的部分AMX30坦克抵一部分货款,骄傲的法国人选择了断然拒绝,结果导zhì了一笔几百辆坦克的大单泡汤。

总而言之,法国人做生意真心是因小失大,弄得李晓峰也挺无语的,买12Ybrs发动机真心是蛋疼,但是不买又不能获得12Ycrs发动机的技术。纠结了一番之后,李晓峰选择了咬牙认了,买就买吧,反正12Ybrs发动机总比此时当前米库林V型发动机(AM-34)强,那货现在最大功率勉强达到了750马力,但是重量却达到了惊人的765千克(含冷却设备),真心是严zhòng超重,而且由于液冷散热系统设计不合理以及存zài技术瓶颈,导zhì可靠性是令人发指。用12Ycrs发动机暂时顶一顶总可以吧?也算是给米库林改进AM-34为AM-35争取时间了。

不过图哈切夫斯基不不认账,死咬着不松口:“米库林发动机只是遇到了一点点技术问题,我相信米库林设计局很快就能解决这儿问题,在液冷发动机领域,我们完全不需要引进法国技术,应该立足于本国!”

这让李晓峰很无语,如果米库林能解决在短时间内解决AM-34的超重和可靠性问题,他至于要引进12Ycrs发动机吗?并且引进12Ycrs发动机的技术,不是也能用于AM-34的技术改进么?相信以米库林的功力,见到了新的外国技术之后必然能有所启发,能早日将蛋疼的AM-34变成刊用好用的后来那一系列AM家族。

并且法国人不光是出售12Ycrs发动机技术,只要引进了12Ybrs发动机和12Ycrs发动机,后面还可以出售土地神―罗纳14发动机技术。要知道历史上不管是12Ycrs发动机还是土地神―罗纳14发动机在卫国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于拉格3、雅克―1、3、7、9系列的M-105发动机就是在12Ycrs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在土地神―罗纳14K的苏联发展型号M―71、87、88、90也是应用广泛。

可以说这两款发动机几乎囊括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大半的发动机,从长远上说,一次性就能解决大部分发动机的问题,买一部分12Ybrs发动机完全是值得的。

可是图哈切夫斯基却说:“不行!就是不行!这是重复建设,这是浪费资源,有了米库林的AM-34,完全不需要12Ybrs发动机!我坚决反对,而且反对到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那真心是大条了,李晓峰也不能单方面推动引进12Ycrs和土地神―罗纳14,原因很简单,不光是图哈切夫斯基反对,强烈地反对的人里还包括了斯大林的小伙伴奥尔忠尼启则,此时担任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的他也是强烈地反对引进法国发动机,甚至他不光是反对引进法国发动机,还强烈地反对将新式轰炸机的设计任务交给图波列夫!

这一下,李晓峰就很为难了,托派和斯大林那边都强烈地反对,事情很难办,引进法国发动机技术的事是不是暂时先放一放呢?(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桥话同志和尤文图斯同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