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兵在1917 > 13 都是混蛋(下)

13 都是混蛋(下)(2 / 2)

“混帐!”

导师大人狠狠地拍了桌子,可见他对于这个结果也是不满意的。那列宁为什么也不满意呢?明明他不是粉碎了托洛茨基的“阴谋”么?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列宁就是认为这完全不值得高兴,他愤怒地骂道:“一个个都不省心,一个个都是混蛋!”

请注意,一个个这个词儿很重要,可见让他不满意的并不止是托洛茨基而已。恐怕还包括了被迫写检讨的邵武勉,以及隐藏在邵武勉背后的斯大林。

列宁对邵武勉的表现极端的不满意,他还在位置上,下面的人就敢不拿他当一回事,就开始正大光明的搞小集团小山头,这还了得?可想而知,一旦他真的退下来,岂不是只能自扫门前雪了?

没错,列宁确实很大度的准备交出最高权力,但是这不代表他就准备被遗忘了。邵武勉今天的行为,让导师大人深深地感到了寒心以及扑面而来的危机感!

连邵武勉和斯大林这种自己人都是如此,那托洛茨基和列宁派之外的人会是什么德行?

反正导师大人根本是不敢往下想了,他担心自己朝这个方向深入的思考下去,会不会收回之前做出的退休决定,会不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运动,将这一帮蠢蠢欲动的家伙全部清扫掉!

好在列宁还没有丧失理智,很快他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这么搞是不行的,让一个人长久的把持最高权力。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权力核心得不到更新。不光是年青一代无法得到锻炼也没有出头之日那么简单。还会直接导致另一种形式的独裁出现。最后不可避免的将苏联带回俄国的老路,然后一场的新革命又会再一次让俄国陷入动荡,而下一次动荡,俄国还有那么好的运气赶上主要的敌人都陷入麻烦不可自拔吗?

列宁是不会赌运气的,所以哪怕他现在很震怒,但依然坚信一条,他必须退休,必须让权力顺利的完成交接。然后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他重新冷静了下来,并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今天发生的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看,列宁也有些欣慰,虽然这种欣慰中饱含着苦涩,但他确实欣慰了。为什么欣慰?竟然是为斯大林欣慰!

要知道,从十月革命前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倒台开始,斯大林虽然成为了列宁的重要助手,但钢铁当时在党内的威信是远远无法跟托洛茨基相提并论的。不客气地说,那时候没有他在,钢铁会被托洛茨基轮得死去活来。甚至加上斯维尔德洛夫,这两人一块儿也不是托洛茨基的对手。

而仅仅十来年。斯大林竟然能让托洛茨基产生威胁感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斯大林跟托洛茨基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大缩短了!如果此时的斯大林还是1917年的那个斯大林,托洛茨基会用这种阴招吗?

很显然,斯大林成长了,作为一手将斯大林扶到党内核心机构的列宁而言,哪怕是很生气,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种学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就感了。而这种成就感极大的减轻了列宁的震怒,并让列宁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能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关系,是不是足以制衡托洛茨基,让托洛茨基不至于过于的独揽大权呢?

列宁在做出退休的决定之前,也有过这样的考虑,不过当时他认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就算成长了,但是也不足以在1935年完全制衡托洛茨基,总体上他认为钢铁和小斯还差托洛茨基这么一点儿。

而现在,列宁不这么认为了,仅仅是斯大林跟斯维尔德洛夫的小弟进行了一次合作,就让托洛茨基如临大敌,不得不用阴招了。这要是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真的能够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托洛茨基估计睡觉都不踏实了吧?

想到托洛茨基可能出现的纠结表情,列宁不禁笑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对今天发生的事儿是酸甜苦辣各占一份儿。而就在此时,列宁才发现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人没走。

“安德烈,你怎么还在这里?”列宁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李晓峰自然知道导师大人为嘛不高兴,刚才列宁想了些什么,那真心是全都写在了脸上,他也是瞧得真真的。而一把手最忌讳被下面的人看透,换做是李晓峰自己估计也会恼火,甚至火冒三丈都有可能。导师大人仅仅是有点儿不高兴已经算是殊为不易了。

可是李晓峰觉得自己无辜阿,他是来向导师大人汇报和请示工作的,关于希特勒和纳粹的问题,您老人家还没给说法呢!再说,刚才您也没有让我出去,是您自己走神了,这能怪我吗?

好在列宁也很快反应过来了,似乎还真不是某人故意赖着不走,而且对于习惯于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必然请示的某人,列宁也完全没有道理不满意。看看邵武勉,如此大的事儿,就瞒着他,比较之下某人就招人喜欢多了。

所以列宁很快忘掉了那一点点不愉快,重新思考某人的那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不过稍微一想,列宁就摇了摇头,有点难办了。今天这事儿一出,列宁派和托派的关系必然又要紧张一阵子,在这个时候讨论国家战略问题,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弄不好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暂时保持对希特勒和纳粹党的跟踪观察,一定要搞清楚他们的本质,有了新的情况再通知我。至于德国共产党的问题,让共产国际出面警告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同志,让他们引起重视。”

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李晓峰也没有什么不满意,不过就在他准备告辞的时候,列宁忽然又叫住了他:“安德烈,最近一段时间,在军事问题上你不要逼得太紧,要给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留一定的余地,他毕竟是总参谋长!”

李晓峰撇撇嘴,心说:“这就是李森科事件的副作用了。”很显然,列宁还是希望托洛茨基过渡的,否则不会郑重的告诫他:“不要逼太狠。”,这其实就是给托洛茨基留面子。

而李晓峰真心不想留这个面子,所以他马上抱怨道:“不是我要有意针对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而是他的建议和想法实在太不靠谱,不客气地说,他有些时候根本就是瞎胡闹。如果让红军按他那一套折腾,非出大问题不可!”

这话让列宁一愣,因为最近五年,红军的发展还是兴兴向荣的,从一只半业余的游击队开始向正规军进步,尤其是机械化方面,进步斐然,说实话列宁是比较满意的,可现在李晓峰却说图哈切夫斯基是瞎折腾?

顿时列宁不能坐视了,很严肃地问道:“你这该不是危言耸听吧?”(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随风的旅人同志和尤文图斯同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