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兵在1917 > 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

18 道格拉斯和西科斯基(2 / 2)

唐纳德顿时心中一紧,问道:“什么问题?娜塔莉亚小姐,只要是您的要求,我们都能做到!一定会让您绝对的满意!”

娜塔莉亚笑了笑道:“很简单,对于你们采用的发动机我并不满意,我希望我的飞机使用法国产的液冷发动机,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

这个请求让唐纳德有些发愣,他之前想过这位很外行的漂亮土豪小姐会提出一个让人为难的要求,但绝对没有想过,她会提出更换发动机。

愣了片刻之后,他问道:“您为什么想要更换发动机呢?莱特SGR-1820-F发动机性能可靠,价格适中,可以说经济实惠……”

不过娜塔莉亚却不为所动:“这项改变是必须的,如果不能换用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那这笔生意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不能更换吗?”

“当然可以!”唐纳德赶紧回答道,“没有任何问题!”

确实,对于唐纳德而言,换发动机根本就是小问题,他了解伊斯帕诺.苏莎12Ybrs的性能,这款水冷发动机重量比莱特SGR-1820-F的干重还轻一点儿,换在DC-1上完全不是问题,而且在功率上,两款发动机也相差无几,甚至换装液冷发动机之后,DC-1的发动机舱还可以更流线一些,风阻会更小,飞行速度将更快。

娜塔莉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道:“这只是我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是DC-1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造,必须适应高纬度和寒冷气候。”

这个要求让唐纳德又有些吃惊,他问道:“为什么?”

娜塔莉亚笑了笑道:“因为我订购的DC-1将要飞往俄国,必须适应那里的恶劣气候!”

俄国?!

这回唐纳德真心是吃惊了,他真心没有想到。自己的飞机的最终用户竟然是俄国人。接着这个机会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美女。果然发现了斯拉夫女人特有的味道。

“那么您是?”唐纳德小心翼翼地问道。

娜塔莉亚微微一笑道:“我不过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普通俄国女人而已。”

这话唐纳德肯定是不信的,不过娜塔莉亚的国籍或者说她后背代表的势力完全不是问题,这几年美国和苏联走得不是一般的近,大量的尖端技术都输往了苏联。像他这种卖民用客机根本不算什么。

甚至唐纳德很高兴自己获得了俄国客户的青睐,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几年苏联政府的购买力真心是太强大了!

一番商谈之后,意向合同很快就签订了,初期订单20架。还将包括20架可选择的追加订单。仅仅是这四十架的订单就能让唐纳德的心安然的放在肚子里,他现在要考虑的不是DC-1会不会取得成功,能不能赚钱,而是该考虑怎么扩大产能以及进一步改进DC-1了。

美国传来的好消息,让李晓峰感到高兴,从DC-1变成DC-2、DC-3根本就没有任何难度。哪怕现在的DC-1有点儿小,但还是够用的。

“你准备用在哪?成立一个航空公司?”雅科夫问道。

李晓峰笑了笑道:“确实打算成立一个航空公司,但不是那种普通的民用航空公司,你觉得阿尔克斯尼斯会不会对DC-1有兴趣?”

“你准备将其转卖给空军?”

李晓峰摇了摇头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图哈切夫斯基一定会作梗的。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家航空租赁公司。将飞机租给空军使用。这一点阿尔克斯尼斯还是能帮上忙的!”

确实,如果是直接购买装有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的DC-1。那图哈切夫斯基绝对会全力搅黄这笔生意,但是租赁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阿尔克斯尼斯会对DC-1感兴趣吗?”雅科夫又问道。

“当然会,”李晓峰打了一个响指,“他会爱上DC-1的!”

为什么李晓峰这么有把握呢?原因很简单,此时红军的空降部队使用的还是蛋疼的TB系轰炸机,跟半路出家的TB系比起来,DC-1速度更快也更适合搭载人员,而且还不用空军花钱购买,只用出租借使用费用,阿尔克斯尼斯为什么要反对呢?

不过很快雅科夫又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过四十架DC-1总共也只需要80台发动机,算上备用发动机,也不过是消耗了一百来台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剩下的那些怎么办?”

按照李晓峰的想法,DC-1最多也就是要40架,毕竟跟DC-3比起来,DC-1还是小了不少。而他更想要DC-3,可是DC-3的动力需求更加大,伊斯帕诺.苏莎12Ybrs那760马力的发动机肯定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比如正版的DC-3就用的是两台1200马力发动机。从长远看,恐怕只有伊斯帕诺.苏莎12Ycrs的俄国改进版VK-105P(初期编号M-105P)才能满足需求。

剩下的那些伊斯帕诺.苏莎12Ybrs依然没有去处,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李晓峰可是显得信心满满,他笑着说道:“还记得西科斯基吗?”

雅科夫叹了口气道:“怎么会不记得,不就是那个赔钱货吗?”

为什么雅科夫要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呢?原因很简单,在二三十年代航空工业大发展时期,北方工业公司唯一投资的航空制造公司就是总部设置在芬兰的西科斯基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这家由西科斯基担任总设计师,并占有10%股份的飞机制造公司在整个二十年代产品伐善可成,除了几架不成功的水上飞机,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产品。每一年都需要北方工业补贴才能继续生存,而且这些补贴金额是相当的大。在李晓峰身边最亲近的小圈子内部,都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认为他是某仙人这些年最失败的投资。

不过李晓峰却不觉得这笔投资失败,二三十年代是航空大发展时期不假,但那不属于直升机,而西科斯基最擅长的还是旋翼领域,实际上在1930年西科斯基就已经拿出了一款类似历史上R-4的产品。只不过需求不大,并没有大规模生产而已。陆陆续续生产的几十架大部分都属于自产自销,都进入了EO公司服役,实际使用效果还不错。

原本李晓峰准备让西科斯基小步快跑,把历史上的S-51弄出来,到1939年再弄出S-55(H-18),而现在大量的伊斯帕诺.苏莎12Ybrs正愁没有去处,干脆步子迈大一点,一步到位跨向S-55吧。

试想一下,如果在二战中就有一款一口气能运送一个步兵班的垂直投送力量(S-55使用八百马力的莱特R-1-300-3活塞发动机,能搭载十名步兵),不管是用作特种袭击还是营救飞行员那都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要搞定S-55也不是没有难关,动力这块倒是没什么,主要是S-55为了减重,大量的应用了镁合金材料,这个方面对苏联来说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李晓峰还有时间,苏联在新材料这一块确实有问题,但是对美国而言,问题不大。暂时从美国采购合金材料用于生产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李晓峰现在想做的不过是给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找一个去处而已。等到了战争爆发时,伊斯帕诺.苏莎12Ybrs绝对已经发展成为VK-105PA(1200马力),那时候就算苏联在镁合金这块没有建树,用重一点的铝合金制造机体也是可以凑合的……(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位面通缉犯、Zsuzm、猪潇洒2、瓜地里的地瓜、秒杀土豆和尤文图斯同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