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降临(2 / 2)

于是定海神针顺理成章地被石猴抢走了,四海龙王眉开眼笑地上天庭,哭爹喊娘地拿走了赔偿,留下了吹胡子瞪眼、气得魂魄都要出窍的上高穹玉皇大帝。

所以至今,石猴对于四海龙宫都是有着好感的。

山泽对于龙宫也无太大的恶感,并非山泽只是山神而不是河伯的缘故,山神河伯向来和睦,本就属于先天地祇,只比先天神祇低上一等,毕竟先天神祇是由大道而生、代大道而行,而先天地祇,却是大道之再生。

从开天辟地的不可知不可名状演化大道,大道演化万物,万物诞生了新的灵,自水而出便是河伯、向壑而诞便称山神。

先天神祇之于山神、河伯,就像大唐的官吏,先天神祇就像是中央的大臣、三省六部官员。

三省六部的这些官员依附于国家,依附于皇帝,就像是依附于天道,依附于大道,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代替,而山神、河伯就像各个地方州牧的官员,如府官、州官、县官之类,他们根本上也是依附于国家、皇帝,然而他们的出现,是基于一府、一州、一县。先有了扬州,才会有扬州的官员。

河伯这等先天地祇对于龙王水君的敌视,并不是源自天庭,天庭只是在其中扮演了催化剂,放大了双方的矛盾以此分而治之。

山中尚无二虎,水中岂能有两神?自古以来,以龙宫为首的水君,就与以河伯为主的先天地祇斗争不断,后来天庭立在第九重天,得了权柄,开始搞小动作,再加上妖族龙宫也有二五仔投靠天庭,被天庭封为正统水君,自此水君与天庭矛盾日益激烈。

天庭又故技重施,封了土地,然而土地并非从妖族而出,自然争不过山神,所以世间大多的土地都是仰仗着天庭的名声狐假虎威,真要跟山神争斗,想都不敢想。

直到傲来国上一块补天石诞生萌生生机,为天庭、灵山、妖族和先天地祇所知,矛盾才渐渐小了下来。

双方都在克制,毕竟一尊先天神祇的诞生并不是小事,天道开始远离天庭,六界很可能诞生新的主人。

龙宫的听调不听宣是有历史缘由的,其一是妖族向来高傲,和先天地祇一样,妖族本来就是天道宠儿,许多妖族都是曾经先天神祇的后人,经常出现血脉返祖的情况,跟先天神祇极为亲近,自然是瞧不起一夜暴富的天庭。

真要说来,妖族共同的心态大抵就是:祖上也曾阔绰过。

其二是天庭唯我独尊的做法着实恶心到妖族了,妖族大多豪爽,比之唐人犹有胜之,越是豪爽的生灵越是崇尚自由,天庭的存在犹如石猴头上的紧箍咒,让妖族大妖们恨得牙痒痒。

其三是天庭明里暗里的小动作。阴谋让人害怕,阳谋让人憎恨,妖族的生灵通常是实力与头脑同步成长,越是大妖越是聪慧,然而大妖稀少,大多的妖精们多是肌肉发达,头脑简单之辈,哪里是天庭神仙的对手。

但凡能成的了仙的,哪里有简单货色?天庭的神仙哪个不曾是人杰中的人杰,是流传在国史、地方史册里和代代百姓口口相传的人杰。

万年成仙三两人。

修成正果、白日飞升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更恐怖。随随便便扔出两三个天庭的小角色,去妖族摇旗呐喊,就把一众妖精们唬得找不着东西南北,再加上妖族生在大山里、生在水里,天天跟河伯、山神见面,矛盾自然不少。

于是天庭一忽悠,十个大妖也拉不住,更何况智者多谋,真使劲往回拽的大妖也没几个,大多大妖都是背地里等着钝刀子割肉的狡诈角色。

于是天庭想象中的矛盾,就这样诞生了,只是后来石猴萌生,大妖们这才开始真正管控妖族。

所以之前百姓中流传的魏征代天庭梦斩泾河龙王纯粹无稽之谈。

所以,妖族可怕,可以说天庭用妖族当前军的这步棋,扣在了大唐的七寸上。

然而只要石猴、山泽代替先天神祇和先天地祇出面,中立妖族,更甚者挽回妖族,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成了佛门。

佛门地府,地府六道轮回,这也是打在大唐七寸上的死棋。对于在场众人来说,这才是大唐最大的杀局!

毕竟生老病死,自然规则。

最新小说: 诸天:从火影开始签到 辛月娘 酆都招抚使 相思有毒 执枪扫天涯 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 威震八方叶凡 飞刀弱?可知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无耻宗主系统 我有一间魔兽店